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语文辅导 > 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网站地图

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5-04-22


湖北201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检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A组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训练专场

  1.(2012·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城 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
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
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注】,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
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
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
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③筠: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

  黄沙堆雪暗龙庭
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③。

  【注】
①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
②龙庭,指匈奴集合祭天的地方。
③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指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B组 综合鉴赏训练专场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①。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
①“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用再美的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②“门外楼头”:用典,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仍在结绮楼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意。

  (2)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简要概括怀古词的一般特点。(不超过100字)

  6.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了这首诗。

  (1)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1.(1)“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滔滔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设问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均不同。

  2.(1)颔联写生机永恒的自然景色和生老更迭的尘世生活情景。颈联写阴晴变幻,朦胧明丽的自然美景。

  (2)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

  3.
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

  4.《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哀痛由于国家民族的衰败,导致妇女成为牺牲品。这首诗以国家和民族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5.(1)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2)
①怀古实为伤今;
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
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
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
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能答出其中四项即可)

  6.(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词人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2)辛词中“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中“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特点分析清楚即可,分析必须扣住“夜闻鸟鸣”)

  7.(1)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现了诗人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2)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3)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