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发展等级写作训练(五)
(3)想象独特
题13:请根据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当地球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时,他忽然听到了敲门声……
导练: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的想象便会独特。因为你的库存、你的思维方式,都与别人不一样,只要敢想而不拘泥于现实,只要做到合理而不脱离现实,便可以获得成功。这道题的思路可以这样展开:为什么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敲门声从何而来?再往下事情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如何?在构思时要懂得定主题,使情节能够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做到奇特而不胡言乱语。来源:www.examda.com
(4)有个性特征
题14:同桌
导练:上面已经说过,写出个性特征是指作文具备某种特色。《同桌》是写人的,能从哪些方面写出特色?是表现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是感情色彩,还是语言风格?请认真思考,找一个突破口。有篇作文在表现手法上富有个性,写得诙谐有趣,充满幽默感,也许对你有所启发。请看:
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爱说爱笑还不时恶作剧的女孩:
——就是那个上课时自己也昏昏欲睡,但还是把瞌睡的我毫不留情地推醒的严厉的女孩;
——就是那个早读课上掩护我看小说,再冷不丁叫“老师来了”,害我吓了一大跳的调皮的女孩;
——就是那个与我一人一边耳塞,抱着walkman一起噙着泪听张雨生记纪念辑的动情的女孩;
——就是那个考试以前愁眉苦脸地说自己患了“考试综合症”,再在考试后说100次跌倒,就有101次爬起的洒脱的女孩。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1)形象的幽默。同桌那“爱说爱笑还时不时恶作剧”的形象跃然纸上。(2)语言的幽默。如“冷不丁叫‘老师来了’”,多么滑稽可笑。(3)行动的幽默。如“与我一人一边耳塞,抱着walkman一起噙着泪听张雨生记纪念辑”,充满童稚童趣。(4)细节的幽默。许多动作都看得见摸得着,像设计可表演的典型细节,不亚于小品的有趣可笑。如塞(耳塞)、抱着(walkman)、噙着(泪)、听(纪念辑)、掩护(我)、看(小说)等等,都是非常典型滑稽的细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善于出新(训练目标:有创新)
(1)见解新颖
题15:读一首小诗,体会其寓意,联系社会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蒲公英的遗产
秋。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在每个孩子的头上,
戴上一把远飞的伞。
导练:这首诗可以从多角度立意,见解新颖就得从别人未涉及的角度切入。很多人从“应该接受什么样的遗产”、“老一代对下一代寄予的希望”等方面去立意,如果变换角度,从母爱的角度去写,就会出新。蒲公英给孩子远飞的伞,是希望孩子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这是用含蓄的方式表达母爱。以谈母爱作为写作的主题,既有新意,又有现实意义。追求见解新颖的另一种途径是“反弹琵琶”,此不赘述。
(2)材料新鲜
题16:以《不满是前进的车轮》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导练:材料新鲜是相对而言的。生活中刚出现的东西固然算新,如果大家都在用,反而失去新颖感。虽说是古老的东西,但别人很少见到的也很少用到,却会给人新颖感,当属于新鲜之列。所以我们要善于储存“自己”的材料,用以考场出新。下面这两则材料用来写“题16”,也会让人感到新鲜的,信否?你还能举出新鲜的材料吗?
第一则:
禅宗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父问。
“满了。”徒弟十分自信。
师父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又问。
“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
师父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撒下,还是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再问。
“满了!”徒弟似有所悟。
师父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笑着问。徒弟无言以对。
第二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孩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孩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
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手头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三十年以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的画已不感兴趣;
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世人。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