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历史抓分训练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抓分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教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可排除C、D两项,商品经济下人员的流动不利于宗族聚居的村落形成。
答案 B
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
答案 B
3.____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交易数额巨大,“动辄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解析 可以随处选择地点,故已经突破了坊和市的限制,因此是在宋朝。
答案 C
4.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解析 集市,农村或小城镇中定期举办的买卖货物的市场。
答案 C
5.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 )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
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
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
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解析 从材料信息“嘉靖”、“乾隆”表明所反映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从“盛泽镇,……以绫绸为业”、“此类……江南不止一地”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答案 D
6.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船运 B.贸易
C.自用 D.海外
解析 材料说的是:北方生产棉花,南方善于纺织,所以可以;明朝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以也可以;不对,当时没有轮船;也不正确,当时明朝后期实行海禁政策。故选C项。
答案 C
7.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 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
答案 D
8.《后汉书·王符传》:“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面对此景,统治者应该采取(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中央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制度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务农者少,而经商者、游手好闲者居多,面对此情况,统治者应该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故选B。
答案 B
9.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解析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答案 B
10.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解析 从图表中的“工场主”可知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此情景出现在明代苏杭地区。故选D。
答案 D
11.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解析 A项体现了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思想。B项体现了黄金不如衣被,体现了视商业连衣服被子都不如的蔑视思想。C项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D项中儒生蔑视工商业但不能“妄议抑之”说明反对儒生蔑视的态度。
答案 D
12.《东京梦华录》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宋代( )A.城市商业功能日益增强
B.金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C.主要交易商品为丝织品
D.房屋建筑业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 从材料相关信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反映出交易的商品种类;“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反映交易的规模大,能全面反映出材料信息的只能是A项。B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排除;C项也片面,材料只举出了“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并不能说明主要交易商品为丝织品;D项从材料中也难以看出。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有学者认为所谓的现代文明的过程,就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工商文明”战胜或者说取代以传统农牧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十三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元世祖于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明朝嘉靖(1522~1566)则规定:“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
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的工商业文明的内涵。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位学者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三段材料分别从思想、政策两个方面归纳。第(2)问,注意关键信息“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等,从工业、科技、经济体制等方面 。第(3)问,是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但叙述要全面,按问题要求答题。
答案 (1)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观念,求利成了“小人”与卑鄙的标记;封建政府推行盐铁专卖制度,与民争利;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若答重农抑商政策可酌情给分)。
(2)工商业文明内涵:以科技为基础;工业化(工业革命);市场化(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下表是某中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 料 结 论 甲组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以后
内阁
明代中叶以后
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受到挑战
首辅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乙组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丙组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违者死无赦。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
(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
(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禁绝”和“限制”是不同的概念;第(2)问,甲组中的材料说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权限下降,能够推导出材料中的结论,乙组材料中没有关于雇佣关系产生的信息,因此,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信息;第(3)问,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角度分析。
答案 (1)丙组: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不是禁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甲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枢机构,无决策权,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乙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图片材料只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
(3)
①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的整体发展阶段。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思想:理学和心学占据正统,批判理学的新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外交:实行“闭关锁国”,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历程。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