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政治复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基础篇
一、选择题
1.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华文化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很长的时期内居于领先水平,但在近代却落伍了,而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
D.“文化复古主义”的盛行
[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故选B项。A、C、D与题意不符。
2.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二者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B.二者是目标和路径的关系
C.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此二者是目标和路径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 )
①它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②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③它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④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③
[答案] C
[解析]
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故
③说法错误。
②
④符合题意。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对文化自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③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④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
②
③ B.
①
②
C.
③
④ D.
①
④
[答案] A
[解析]
①
④主要讲的是文化自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其决定因素是( )
①党的方针政策
②我国的传统文化
③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
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②
④
[答案] C
[解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③
④当选。党的方针政策要体现、服务于这个路径,
①不是决定因素,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故
②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此有人认为:“只要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述观点有其合理性。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除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还应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还应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可见,上述观点还有不足之处。
加强篇
一、选择题
1.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资料来源:《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外国人没有理由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的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A项没有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认识,不符合题意。B、D两项尽管材料能体现但不是“主要”的。只有C项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回答2~3题。
2.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 )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
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答案] C
[解析]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因此
①
③
④符合题意;注意题中强调的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
②不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
3.下列文化现象能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
①习近平主席夫妇穿中式服装出席正式外交场合
②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追捧
③我国珠算成功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河南某中学师生高考前下跪祭拜祈求金榜题名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②
③
[答案] B
[解析]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
①
③符合题意;文化自信强调的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
②不符合题意;
④是落后文化,不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4.在法国,人们视遗产为生命,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公立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法国人举家出动,与文化珍品亲密接触。而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化毁损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都属一流……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
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答案] D
[解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文化自信,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文化自强,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文化自尊,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题中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故入选。
5.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人文颂》,拉开了主题为“贸易扬帆、文化远航”的深圳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人文颂》以交响乐的形式,演绎着“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自信有助于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②文化自信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文化自信确保中国梦的实现
④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A.
①
③ B.
③
④
C.
①
② D.
②
④
[答案] D
[解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故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④正确;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正确;
①
③表述错误。
6.当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现象,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在人们思想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不被淹没。否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主要说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
A.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B.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C.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答案] B
[解析] 由“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个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涉及的是文化安全问题,故选B。其他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7.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觉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
②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改造或剔除
③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④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①
② D.
③
④
[答案] B
[解析] 文化自觉也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文化纯正性的说法错误,
①不选;
②
③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④不符合客观事实。
二、非选择题
8.(能力挑战题)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答案]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②坚持中共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