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政治复习训练试题21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政治复习训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要和平 B.追求发展
C.和平与发展 D.和平崛起解析:依据教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故选C项。
答案:C
2.下列关于和平、和平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和平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
③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④和平问题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解析:
①
②是对和平的认识,
③
④是对和平问题的认识,本身均正确,都入选。
答案:D
3.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增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解析:材料中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发展是主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B项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B
4.孟子曾提出“乐天”和“畏天”两原则。“乐天”就是国家处于强势时要顺应天理,不以大欺小,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畏天”就是敬畏天道,国家处于劣势时要采取明智的政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A.承认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B.承认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C.主张国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D.主张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基础解析:要区分“乐天”和“畏天”这两个原则的合理性,结合材料,它们都体现了和平共处的价值取向,因此C项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C
5.缩小南北差距是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迫切愿望,因此必须( )
①进一步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
②发达国家豁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建立以世界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解析:
②中的说法不可行,不选。
答案:B
6. (湖北联考)2012年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最近开始实施针对伊朗的新制裁,中方认为对话和谈判才是正确途径,中国同伊朗开展的经贸和能源合作是正常、公开和透明的,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不影响中方在防扩散问题上的立场。这表明( )
A.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是时代发展的主题
C.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维护国家间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材料表明的是我国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B、C两项与题意不符合;D项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A
7.(武汉调研)2011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时强调,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④我国切实维护亚太各国国家利益
A.
①
③ B.
①
② C.
③
④ D.
②
③解析: 温家宝总理强调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问题,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所以
①入选;将南海问题上升到我国的核心利益,教材上并没有讲,这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相关时政知识,树立国际视野;
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基本目标”错误;
④“亚太各国”错误。
答案: B
8.
右边漫画《放飞和平》说明( )
A.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我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利用太空
D.综合国力越强,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解析:“放飞和平”的主题昭示着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的信念,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事实;B项不符合题旨;综合国力增强,未必有利于世界和平,还需要看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等因素,D项错误。
答案:C
9.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主旨与“黄金法则”相一致,选C项。
答案:C
10.(长沙模拟)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际上传出“中国威胁论”,如中国是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崛起挑战了国际秩序等。面对西方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我国应( )
①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发挥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②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之路,反对任何形式上的战争与冲突
③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利益冲突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A.
①
③ B.
①
② C.
③
④ D.
②
③解析:面对西方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我国应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
④可选;
①错在“主导作用”上,
②错在“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与冲突”上。
答案:C
11.(武汉模拟)2012年8月1日,我国启用边海防标志(如右图)。
盾牌和橄榄枝围绕着五星红旗,营造着由长城、铁锚、海浪所寓示的我国陆地边境与沿海地区、管辖海域的安全稳定。标志内涵体现了( )
①我国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与基本立场
④盾牌与橄榄枝都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A.
① B.
①
②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解析:圆形象征国家统一、领土完整,这一标志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我国政府致力于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①当选;盾牌象征边海防军事防卫管控与行政执法管理,橄榄枝象征我国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边海防理念,这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
③均当选;
④正确且切题。
答案:D
12.(广州模拟)中国贡献,是叫得响的品牌。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经常性援助的发展中国家达123个……由此可见( )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中国尊重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解析:材料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是派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体现了
①;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体现了
②;中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体现了
③;中国经常性地援助发展中国家,体现了
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5分)某校高三(1)班学生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一次“我与世界”的网络社会调研活动,下面是他们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信息,请你一同参与。
信息一 经济鸿沟难以逾越
占全球人口约1/7的20多个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额75%以上,即控制了世界近3/4的财富,而占全球人口6/7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享有世界1/4的财富。按人均计算,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年达2 700多美元,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0美元。
信息二 中国多边外交
胡锦涛同志2012年6月18日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发表讲话,再次表现出重视利用G20推进国际社会多极化的姿态。主张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将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和长期任务。这一发言强调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今后还将在G20这一平台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代言的姿态。
(1)结合信息一,分析如何才能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缩小世界经济发展差距。(13分)
(2)结合信息二分析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积极意义。(12分)
解析: 第(1)问,考查当今世界的主题。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可以立足当今世界主题、国家利益协调、联合国作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来分析。第(2)问,考查多极化发展的意义。多极化发展的意义主要指向世界的主题、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协调。
答案: (1)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维护世界和平。(4分)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正当利益,着眼共同的国家利益。(3分)
③联合国是世界各国活动的中心,必须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分)
④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必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给予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展权利。(3分)
(2)
①推动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多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③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协调国家利益关系,维护双方正当的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每点4分)
14.(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打击索马里海域猖獗的海盗活动,根据联合国宗旨和安理会有关决议,从2008年至今,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多次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以及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材料二 由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于2011年7月2日从湛江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根据最新统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一共为339批3 953艘中外船舶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舶提供了护航、接护、营救中外船舶13艘,解救被海盗追击的中外船舶40艘。针对国外种种对中国出兵索马里海域的怀疑和非议,我海军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军在此次行动中将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5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出兵索马里海域的正当性。(12分)解析:本题以中国海军在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第(1)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简单;第(2)问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出兵索马里海域的理由。涉及的知识包括国家利益、国际义务等。
答案: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5分)
(2)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是完全正当、正义的。
②中国海军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体现了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出兵索马里海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也体现了中国是一个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的负责任的国家。(每点4分)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