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论文:多元化战略存在的机理分析
作者:李卫宁 陈康娣 杨晓梅 [摘 要] 本文追溯了整个多元化战略思想的历程,并在阐述多元化历史和思想渊源同时,深入定性分析企业多元化经营存在的一般机理,分析企业选择多元化的原因。
[关键词] 多元化战略 经营 企业
一、多元化战略思想的历程
企业发展究竟是走专业化道路还是选择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多元化”概念由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在上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它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继1957年安索夫(H·I·ANSOFF)多元化的启蒙思想之后,霍普金斯大学的彭罗斯(E.T.Penrose)在其专著《企业成长理论》(1959)专辟章节分析了多元化战略问题。钱德勒(A.D. Chandler)在《战略与组织结构》(1962)中提出了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的“事业部制”的分权模式。1962年,哥特(M·GORT)在其《美国产业的多元化和一体化》中指出,多元化是指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市场异质性的增加。换言之,哥特的多元化观点不仅包括了企业产品的多元化,还包括了市场的多样化,从企业的内部走到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的来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企业多元化问题研究的开端阶段。
1974年,鲁梅尔特(Rumelt)认为:多元化的实质是延伸到新的领域,要求发展新的能力或者增强现有能力,一种的新的业务活动可能与现有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但仍然需要掌握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同的营销理念和方法,以及新的投资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办法。赖利(L.Wrigley,1970)研究了1967年美国Fortune500强调查,描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差异。Hoskisson, R. E. & Hitt, M. A. (1990)在赖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的测量方法。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企业多元化问题的发展阶段,人们多从既有的多元化企业各种表现对其进行测度和绩效评价。
近期,在多元化战略研究领域出现了重新考虑相关性含义的趋势(Bergh, D. D. 2001)。波特(Porter,1997)使用五种竞争力模型、公司地位、价值链分析模型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标集中战略”。巴尔尼(Barney,1991)提出多元化拓展方向必然是与资源相关的。Amit,R.& Schoemaker, P.J.(1993)提出了内部资源整合理论。马凯兹(Markides)在《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1995)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核化(Refocusing)的概念。Chrisman,J.J,Chua,J.H.& Sharma,P(2005)讨论了整合视角下的多元化展露问题。由于此阶段多表现出对企业经营的理性思考,因此这时期及此后就被称为对企业多元化的反思阶段。
以上梳理的就是整个多元化战略管理思想的脉络。 二、多元化战略决策存在的机理分析
从企业的经营发展历程来看,多元化往往成了它们的阶段性选择。这一点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这是因为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长久生存,“做强”与“做大”就如孪生姐妹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观念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尤其如此。当企业还处于“幼年”时期,考虑多元化或许还不是企业须关注的,但是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的规模,市场在已知领域竞争激烈,其他市场或未知市场存在潜在机会的时候。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这往往是事关成败的重要问题。这一观点在W.钱.金和勒尼莫博涅出版的《蓝海战略》一书中已作重要说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所谓“泛家族化”经营战略的趋势,也在阐述这样一个事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营企业集中发展“做强”后,不断融合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从而借助资源的整合,走上“稳健”的多元化之路。
企业为何要多元化?这是一个类似于“存在还是亡”的严肃问题。既然企业是理性人的集合,那么它(至少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一定会有这样的基本判断——趋利避害。多元化战略作为企业趋利避害的一个途径,必然是企业所必须去精心考虑的。企业将多元化视为战略目标,并开展实施,一般而言主要出于三个理由:一是战略性扩张;二是分散风险;三是协同效应。
1.战略性扩张。将蛋糕做大几乎是所有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做强之后,总是希望能够做大。甚至有的企业还没有做强就想做大。大在中华文化圈里是正统思想。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话,平天下(可视为巨型跨国多元化企业)这个宏伟蓝图大概是每个企业家所追求的。而且扩大市场容量,扩展规模可为企业健康的存活提供一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大规模系统作战的能力,才可在战略上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
2.分散风险。避免所有的鸡蛋都会打烂的好办法就是把鸡蛋分别放在多个不同的篮子里。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比较理想的选择就是分散经营,采用多元化的增长方式。这样,即使企业原有产品的技术、市场发生变化,也可以靠其他领域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互相弥补。同时,由于各种产品所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其他行业中成功企业的示范效应,使得具备多元化增长条件的企业扩大了想象的空间。向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进军既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又能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3.协同效应。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谋求协同效应。从事多项业务的企业可以共享剩余资源,通过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分摊成本、共用信息、渠道、人力,从而使企业达到做大又做强的战略目的。企业的协同效应可产生于关联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依赖性,也能产生于企业在营销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当企业利用可分享性和半公共性的战略资产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可以获得协同效应。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协同效应甚至能确保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同时实施。为企业进行资本扩张寻找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Amit,R&Schoemaker,P.J(1993).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4(1):33~46
[2]Ansoff,H.I.(1957).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35(5):113~124
[关键词] 多元化战略 经营 企业
一、多元化战略思想的历程
企业发展究竟是走专业化道路还是选择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多元化”概念由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在上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它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继1957年安索夫(H·I·ANSOFF)多元化的启蒙思想之后,霍普金斯大学的彭罗斯(E.T.Penrose)在其专著《企业成长理论》(1959)专辟章节分析了多元化战略问题。钱德勒(A.D. Chandler)在《战略与组织结构》(1962)中提出了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的“事业部制”的分权模式。1962年,哥特(M·GORT)在其《美国产业的多元化和一体化》中指出,多元化是指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市场异质性的增加。换言之,哥特的多元化观点不仅包括了企业产品的多元化,还包括了市场的多样化,从企业的内部走到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的来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企业多元化问题研究的开端阶段。
1974年,鲁梅尔特(Rumelt)认为:多元化的实质是延伸到新的领域,要求发展新的能力或者增强现有能力,一种的新的业务活动可能与现有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但仍然需要掌握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同的营销理念和方法,以及新的投资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办法。赖利(L.Wrigley,1970)研究了1967年美国Fortune500强调查,描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差异。Hoskisson, R. E. & Hitt, M. A. (1990)在赖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的测量方法。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企业多元化问题的发展阶段,人们多从既有的多元化企业各种表现对其进行测度和绩效评价。
近期,在多元化战略研究领域出现了重新考虑相关性含义的趋势(Bergh, D. D. 2001)。波特(Porter,1997)使用五种竞争力模型、公司地位、价值链分析模型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标集中战略”。巴尔尼(Barney,1991)提出多元化拓展方向必然是与资源相关的。Amit,R.& Schoemaker, P.J.(1993)提出了内部资源整合理论。马凯兹(Markides)在《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1995)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归核化(Refocusing)的概念。Chrisman,J.J,Chua,J.H.& Sharma,P(2005)讨论了整合视角下的多元化展露问题。由于此阶段多表现出对企业经营的理性思考,因此这时期及此后就被称为对企业多元化的反思阶段。
以上梳理的就是整个多元化战略管理思想的脉络。 二、多元化战略决策存在的机理分析
从企业的经营发展历程来看,多元化往往成了它们的阶段性选择。这一点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这是因为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长久生存,“做强”与“做大”就如孪生姐妹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观念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尤其如此。当企业还处于“幼年”时期,考虑多元化或许还不是企业须关注的,但是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的规模,市场在已知领域竞争激烈,其他市场或未知市场存在潜在机会的时候。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这往往是事关成败的重要问题。这一观点在W.钱.金和勒尼莫博涅出版的《蓝海战略》一书中已作重要说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所谓“泛家族化”经营战略的趋势,也在阐述这样一个事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营企业集中发展“做强”后,不断融合企业资源与社会资源,从而借助资源的整合,走上“稳健”的多元化之路。
企业为何要多元化?这是一个类似于“存在还是亡”的严肃问题。既然企业是理性人的集合,那么它(至少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一定会有这样的基本判断——趋利避害。多元化战略作为企业趋利避害的一个途径,必然是企业所必须去精心考虑的。企业将多元化视为战略目标,并开展实施,一般而言主要出于三个理由:一是战略性扩张;二是分散风险;三是协同效应。
1.战略性扩张。将蛋糕做大几乎是所有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做强之后,总是希望能够做大。甚至有的企业还没有做强就想做大。大在中华文化圈里是正统思想。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话,平天下(可视为巨型跨国多元化企业)这个宏伟蓝图大概是每个企业家所追求的。而且扩大市场容量,扩展规模可为企业健康的存活提供一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大规模系统作战的能力,才可在战略上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
2.分散风险。避免所有的鸡蛋都会打烂的好办法就是把鸡蛋分别放在多个不同的篮子里。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比较理想的选择就是分散经营,采用多元化的增长方式。这样,即使企业原有产品的技术、市场发生变化,也可以靠其他领域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互相弥补。同时,由于各种产品所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其他行业中成功企业的示范效应,使得具备多元化增长条件的企业扩大了想象的空间。向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进军既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又能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回报,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3.协同效应。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谋求协同效应。从事多项业务的企业可以共享剩余资源,通过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分摊成本、共用信息、渠道、人力,从而使企业达到做大又做强的战略目的。企业的协同效应可产生于关联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依赖性,也能产生于企业在营销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当企业利用可分享性和半公共性的战略资产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可以获得协同效应。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协同效应甚至能确保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同时实施。为企业进行资本扩张寻找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Amit,R&Schoemaker,P.J(1993).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4(1):33~46
[2]Ansoff,H.I.(1957).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35(5):113~124
结束
本文标签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湖北自考论文:多元化战略存在的机理分析" 相关文章推荐
-
072023-04湖北自考会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湖北自考会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湖北自考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科学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湖北自考科学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022023-04湖北自考毕业论文参考:物流管理范文湖北自考毕业论文参考:物流管理范文
-
012023-04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限时,免费获取学历提升方案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推荐信息
-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 -
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 -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湖北自考动态
自考热门标签
微信公众号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