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城市群:浙江城市化道路的可能趋向
中等城市群:浙江城市化道路的可能趋向
2001-05-15
推进城市化必须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构想出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发展战略,否则推动城市化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结果就可能造成城市化进程的曲折。西方国家上个世纪及本世纪前期的城市化所走过的道路是,由工业化引起生产的积聚和集中,以及由此引起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城市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普及,这样一种由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城市化道路。而根据浙江目前的情况,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不可能再走这样一条道路了。一个区域城市化模式取决于该区域参与市场竞争及市场循环方式的空间特性,尤其是在今后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城市化模式,与市场对接的地域空间形态孕育着整个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据此,浙江未来城市化将会走中等城市群发展的道路,即以人口和其他要素资源在某些特定区域相对聚集形成中等城市,而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由于要素的相对集聚,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集合式的发展道路。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城市化道路,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
(一)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现代工业发展特点揭示了城市化的新趋向。城市的发展空间在市场,城市愈来愈是区域参与全球市场分工的自然结果,城市发展到什么规模以及内在功能构造是什么类型,取决于城市在全球市场上相对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是某一类产业的制造、设计与开发、销售等某个环节上的优势,也可以是某类特殊资源禀赋或要素集聚上的优势。城市化越来越体现出作为生产功能上的专业化趋势。同时,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化,引起了工业生产的新变化,进而带来了城市化模式的变化。首先,企业组织可以小型化。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管理者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取市场供求变动信息,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使企业的管理层次减少。而且,由于消费者需求的日趋个性化使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要求企业的规模从以大工厂为主的形式转变为以小企业为基础。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就不要求大规模的城市发展与之相适应。其次,企业生产可以分散化。由于信息网络的形成,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的生产方式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法代替生产流水线,把大批量少批次生产变成小批量多批次生产,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产品零部件、不同工序以及从试制到生产的全过程都承包出去,形成国际化的专业生产网络。工业生产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因此可以由地域上的分散化取代成片的工业区。而且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城市的需求不同,决定了城市必须以不同功能相对分散地集聚各种要素。例如许多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半成品的生产企业,可以集中于劳动力成本、地价等要素相对低廉的中小城市进行生产,而某些行业的销售、设计等部门需要依托大城市的资源优势而集中于大城市,从而使城市群形成相对分散的,以某些专业化分工的行业为依托的特色城市。再加上人们进入互联网络,就可以获得当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信息,有可能在家里办公而不必去工厂或办公室。这种居住及经济活动的相对分散,使城市形成以不同功能为基础的集群布局成为可能。
(二)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的新趋势预示中等城市群这种发展模式的可能性。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一是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在降低,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却有所下降;二是两个或多个城市紧密连结,而且沿铁路或高速公路形成“发展走廊”;三是在城乡结合部形成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经济活动范围很广、与城市联系紧密的地域空间;四是一个国家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于城市与世界各地市场的联系,即越来越“独立化”的倾向性,以及经济增长愈来愈呈现出“区域化”或世界银行称之为“群落化”的现象。这为浙江未来形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中等城市群预示了可能。
(三)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决定了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的发展是要有规模效益的,但城市规模超过了资源承载的极限就会形成地价剧升、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而我们日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对阳光、新鲜空气和纯净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愿意居住在人口密集地区。而且随着21世纪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也会使城市的发展规模更趋于合理,功能相对分化,城市规模不会越来越大。
(四)浙江资源条件及城市化动力因素决定了以发展中等城市群为主的城市化模式。首先,浙江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城市化动力决定了城市规模不会大。浙江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小、散”为主要特征,没有大工业的集聚决定了城市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和要素集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城市。但是,城市规模过小又会带来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的加大等问题。而建立在中等城市群基础上的城市化,有利于更加有效地配置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调整生产要素的的区域布局,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有利于促进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其次,浙江块状经济格局为发展中等城市群奠定了基础。据省工商局调查,目前全省已形成99个专业乡镇,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这些块状经济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销基地,相对集中了一大批要素资源。而这些要素的集聚就形成了以块为形式的集群,使得城市发展以多个点为中心,而不是单一中心。第三,浙江省人多地少,仅靠集中发展少数大中城市,对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转移和吸纳农村人口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将城市化建立在发展中等城市的基础上,则有可能逐步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城市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五)浙江省目前已经出现了中等城市群的发展迹象。首先,在浙江经济发展较快以及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三个地带,一是V形环杭州湾地区;二是T形浙赣交通沿线的若干个县市;三是I形温台沿海地带。这一状况显然表明,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分散型的空间结构。其次,在一些县市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注意城市群的发展。如嘉兴、金华等城市初步确立了“网络城市”的发展模式,以高速公路和计算机信息网等现代交通、通信为纽带,连接各县(市),形成多中心、多节点发展的城市化方向,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小规模的城市集群的发展方式。最后,在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城市的处延扩大和中心城区部分人口向外迁移的现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改造的加速,城郊结合部的人口在逐渐增加。这一过程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步缩小,也有利于中等城市群的形成。
总之,无论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向、动力机制,还是从浙江下一阶段城市化的动因和可能趋向角度来看,以VIT为主轴线,连绵的中等城市群的崛起将成为未来浙江城市布局的风景线。
作者:朱李鸣张 颖来源:《浙江经济》2000-3
2001-05-15
推进城市化必须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构想出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发展战略,否则推动城市化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结果就可能造成城市化进程的曲折。西方国家上个世纪及本世纪前期的城市化所走过的道路是,由工业化引起生产的积聚和集中,以及由此引起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城市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普及,这样一种由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城市化道路。而根据浙江目前的情况,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不可能再走这样一条道路了。一个区域城市化模式取决于该区域参与市场竞争及市场循环方式的空间特性,尤其是在今后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城市化模式,与市场对接的地域空间形态孕育着整个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据此,浙江未来城市化将会走中等城市群发展的道路,即以人口和其他要素资源在某些特定区域相对聚集形成中等城市,而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由于要素的相对集聚,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集合式的发展道路。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城市化道路,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
(一)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现代工业发展特点揭示了城市化的新趋向。城市的发展空间在市场,城市愈来愈是区域参与全球市场分工的自然结果,城市发展到什么规模以及内在功能构造是什么类型,取决于城市在全球市场上相对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是某一类产业的制造、设计与开发、销售等某个环节上的优势,也可以是某类特殊资源禀赋或要素集聚上的优势。城市化越来越体现出作为生产功能上的专业化趋势。同时,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化,引起了工业生产的新变化,进而带来了城市化模式的变化。首先,企业组织可以小型化。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管理者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取市场供求变动信息,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使企业的管理层次减少。而且,由于消费者需求的日趋个性化使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要求企业的规模从以大工厂为主的形式转变为以小企业为基础。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就不要求大规模的城市发展与之相适应。其次,企业生产可以分散化。由于信息网络的形成,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的生产方式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法代替生产流水线,把大批量少批次生产变成小批量多批次生产,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产品零部件、不同工序以及从试制到生产的全过程都承包出去,形成国际化的专业生产网络。工业生产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因此可以由地域上的分散化取代成片的工业区。而且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城市的需求不同,决定了城市必须以不同功能相对分散地集聚各种要素。例如许多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半成品的生产企业,可以集中于劳动力成本、地价等要素相对低廉的中小城市进行生产,而某些行业的销售、设计等部门需要依托大城市的资源优势而集中于大城市,从而使城市群形成相对分散的,以某些专业化分工的行业为依托的特色城市。再加上人们进入互联网络,就可以获得当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信息,有可能在家里办公而不必去工厂或办公室。这种居住及经济活动的相对分散,使城市形成以不同功能为基础的集群布局成为可能。
(二)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的新趋势预示中等城市群这种发展模式的可能性。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一是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在降低,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却有所下降;二是两个或多个城市紧密连结,而且沿铁路或高速公路形成“发展走廊”;三是在城乡结合部形成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经济活动范围很广、与城市联系紧密的地域空间;四是一个国家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于城市与世界各地市场的联系,即越来越“独立化”的倾向性,以及经济增长愈来愈呈现出“区域化”或世界银行称之为“群落化”的现象。这为浙江未来形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中等城市群预示了可能。
(三)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决定了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的发展是要有规模效益的,但城市规模超过了资源承载的极限就会形成地价剧升、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而我们日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对阳光、新鲜空气和纯净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愿意居住在人口密集地区。而且随着21世纪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也会使城市的发展规模更趋于合理,功能相对分化,城市规模不会越来越大。
(四)浙江资源条件及城市化动力因素决定了以发展中等城市群为主的城市化模式。首先,浙江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城市化动力决定了城市规模不会大。浙江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小、散”为主要特征,没有大工业的集聚决定了城市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和要素集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城市。但是,城市规模过小又会带来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的加大等问题。而建立在中等城市群基础上的城市化,有利于更加有效地配置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调整生产要素的的区域布局,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有利于促进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其次,浙江块状经济格局为发展中等城市群奠定了基础。据省工商局调查,目前全省已形成99个专业乡镇,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这些块状经济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销基地,相对集中了一大批要素资源。而这些要素的集聚就形成了以块为形式的集群,使得城市发展以多个点为中心,而不是单一中心。第三,浙江省人多地少,仅靠集中发展少数大中城市,对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转移和吸纳农村人口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将城市化建立在发展中等城市的基础上,则有可能逐步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城市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五)浙江省目前已经出现了中等城市群的发展迹象。首先,在浙江经济发展较快以及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三个地带,一是V形环杭州湾地区;二是T形浙赣交通沿线的若干个县市;三是I形温台沿海地带。这一状况显然表明,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分散型的空间结构。其次,在一些县市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注意城市群的发展。如嘉兴、金华等城市初步确立了“网络城市”的发展模式,以高速公路和计算机信息网等现代交通、通信为纽带,连接各县(市),形成多中心、多节点发展的城市化方向,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小规模的城市集群的发展方式。最后,在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城市的处延扩大和中心城区部分人口向外迁移的现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改造的加速,城郊结合部的人口在逐渐增加。这一过程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步缩小,也有利于中等城市群的形成。
总之,无论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向、动力机制,还是从浙江下一阶段城市化的动因和可能趋向角度来看,以VIT为主轴线,连绵的中等城市群的崛起将成为未来浙江城市布局的风景线。
作者:朱李鸣张 颖来源:《浙江经济》2000-3
结束
本文标签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中等城市群:浙江城市化道路的可能趋向" 相关文章推荐
-
072023-04湖北自考会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湖北自考会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湖北自考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科学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湖北自考科学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022023-04湖北自考毕业论文参考:物流管理范文湖北自考毕业论文参考:物流管理范文
-
012023-04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湖北自考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限时,免费获取学历提升方案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推荐信息
-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 -
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 -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湖北自考动态
自考热门标签
微信公众号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