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举例说明,艺术批评有怎样的功能?
答案:(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的细致分析,给予极高评价。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以书信的方式对一些剧作家和小说家的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促进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许多艺术接受者正是通过艺术批评对作品产生了鉴赏的兴趣或加深了认识,从而有助于艺术的传播和鉴赏。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鲁迅等左翼人士通过尖锐深刻的艺术批评同反动文人作斗争,领导进步文艺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应当包括:
(1)敏锐的感知能力。艺术家对各类事物表象和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着极为敏感和细致的感知能力。
(2)丰富的想象力。指艺术家对通过感知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创作出新的审美意象的能力。这比感知能力更能代表艺术创作的特性。
(3)精湛的艺术技巧。艺术家必须熟练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才能够把构思转化为作品。
23.简述艺术作品中表现和再现的关系。
答案:(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2)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因为,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绘画作品:《游春图》
答案:(1)展子虔是我国隋代的一位贵族士大夫出身的专业画师,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
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
作为魏晋六朝中国山水画萌芽期和后代之间的艺术传承.《游春图》提供了文字著作以外的画迹明证,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时期。
(2)这是一幅充满古典贵族的精致辉煌气息的金碧青绿山水图,描绘的是贵族士人在一片春山绿水之间怡然踏青泛游之景。
(3)这幅画的特色首先在于构图置景之境界阔大,气字轩昂。整个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青山与坡岸对峙开阖,春水自右下向左上流动,右上斜角的景物实则虚之,左下斜角的景物虚则实之,变化有法,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整个意境中,势若奔趋的山峦无疑是画面主旋律的呈现,而树木的落落点缀则使山峦显得更为峻厚。大片江水的网纹和山间缭绕浮动的白云,更像是音乐中的一片和声,以虚衬实,使主体在丰厚之中透露出无限空灵。画中的点景人物作为点题的描绘,虽然在整个山水氛围中显得那么渺小.但由于运用了衬托手法而使之显得格外醒目,就好像是画龙点睛一样,一下便凸现了游春的主题。此图的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在青绿重色的画面上,还运用了泥金和白粉,并有桃杏和仕女红装等色彩变奏。整体画面色彩金碧辉煌,显得沉厚丰富而又清纯。
25.舞蹈作品:芭蕾舞剧《白毛女》
答案:(1)我国经典芭蕾舞剧《自毛女》,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的,由著名编导胡蓉蓉、傅艾橡、程代辉等编导,严金萱等作曲,首演于1965年。该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人物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优美动听的音乐,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中国芭蕾的奠基作之一。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有里程碑的作用。
(2)它保留了原作中的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成功地浓缩了情节,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会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在音乐上,《白毛女》大量吸收了华北地区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舞剧音乐的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舞剧《白毛女》中的歌声,使剧中人物更为鲜活而丰满。尤其是喜儿这一角色,更是和其唱段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喜儿的淳朴(《北风吹》)、悲恸(《哭爹》)、愤怒(《见仇人烈火烧》)和惊喜(《见亲人》),扣人心弦,令观众为之动容。全剧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功地运用了民间音乐索材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现代芭蕾舞剧《自毛女》是现代生活内容和芭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塑造人物方面,这部芭蕾舞剧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对于剧中主要人物: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她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和参军后的英勇、干练,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都刻画得非常鲜明、生动。《白毛女》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26.电影作品:《林家铺子》
答案:(1)《林家铺子》是中国彩色故事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在1959年出品。剧本由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水华导演,钱江摄影,主要演员有谢添、张亮等。该影片被视为第三代中国电影导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影片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浙江杭州嘉湖地区一个小镇上一家商店倒闭、老板破产逃走的故事。日寇侵华后,青年学生掀起抵制日货风潮。江南古镇上的林老板贿赂镇上商会会长,取得出售日货的默许,挤垮同行,同时也受到高利贷者的盘剥和国民党官员的敲诈,在这场大鱼吃小鱼的争斗中,林家铺子倒闭了,但却拐走了他人的血汗钱。
(3)该片由于把主人公的个人命运同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林家铺子的兴衰与整个社会动乱的内在联系,因此大大加强了林老板形象的历史真实性,突出了影片的社会意义。影片采用散文式的结构,以点带面、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导演水华的匠心独运,谢添、于蓝等著名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影片呈现出严谨而流畅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现代电影史上的艺术精品,显示出新中国电影艺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试论述艺术创作心理中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要素。
答案:(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3)审美想象的特征是:
①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
②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③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4)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28.读下面这段话,分析它揭示的是艺术活动中的什么现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板桥题画
答案: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
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个部分:
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
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郑板桥画竹的经历先是“眼中之竹”,只见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于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使画家产生了创作冲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于是在构思中出现了“胸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最终物化为“手中之竹”。“胸中之竹”是经过加工得到的审美意象,不同于真实的“眼中之竹”。在创作“手中之竹”时,艺术内涵得到深化,因此又不同于构思阶段的“胸中之竹”。
相关推荐:
热点关注: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湖北成教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成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