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成考高起点历史地理冲刺模拟题及答案四
湖北2014年成考高起点历史地理冲刺模拟题及答案四
2014年湖北成人高考将于
10月25、26日举行,湖北成人高考网整理了2014年湖北成考高起点历史地理冲刺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多加练习,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0小题,共80分;
1~20题为历史试题,21~40题为地理试题。第Ⅱ卷共6小题,共70分;
41~43题为历史试题,44~46题为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奉唐太宗之命,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的是( )
A.玄奘
B.鉴真
C.僧一行
D.遣唐使
2.有“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之称的科学著作是( )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3.以下关于《尼布楚条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尼布楚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B.签订于1689年
C.条约规定,库页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D.条约签订时的中国皇帝是康熙
4.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变乱的原因,主要有( )
①领导者进取心逐渐减退
②腐朽思想、宗派主义思想日益增长
③列强和清政府的破坏
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实现了洋务派提出的“自强”、“求富”的目标
③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④引进了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C.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有( )
①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
②提出了“三民主义”
③创建同盟会
④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④
8.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北伐战争开始
D.广东国民政府建立
9.毛泽东领导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下列关于“四一二”政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发动的
B.“四一二”政变是汪精卫发动的
C.“四一二”政变发生在上海
D.“四一二”政变发生在1927年
11.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开展大生产运动
B.实行减租减息
C.开展整风运动
D.实行“三三制”
1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一届人大的召开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3.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镇压反革命
D.恢复国民经济
14.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范文澜
15.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三级会议召开
B.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制宪会议
C.攻占巴士底狱
D.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16.马克思说,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 )
A.冲垮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B.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C.促使欧洲殖民者调整政策
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
17.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过程中,没有被列强征服的国家是( )
A.埃塞俄比亚、几内亚
B.刚果、埃塞俄比亚
C.埃塞俄比亚
D.阿尔及利亚、喀麦隆
18.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在( )
A.二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C.国内战争爆发后
D.《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
19.下列关于朝鲜战争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军在朝鲜北部登陆
③《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A.
①
④
③
②
B.
①
②
④
③
C.
②
①
③
④
D.
④
①
②
③
20.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特点的是( )
A.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者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两极格局的形成
21.下列关于晨线与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晨线以东为夜半球,昏线以东为昼半球
B.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
C.晨昏线与经线有时会重合
D.所有纬线与晨昏线会相切
22.下表是我国甲、乙两地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判断甲地的方位位于乙地的( )
#p#分页标题#e#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3.下列国家中,多火山和地震的是( )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尼日利亚
D.津巴布韦
24.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内,一条金属线嵌在地面上,某人将脚跨在它的两侧,意味着脚踩( )
A.东、西两半球
B.南、北两个纬度
C.南、北两半球
D.东、西两个经度
25.图4-1为四条气温年变化曲线,关于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曲线表示巴西亚马孙平原气温变化
B.
②曲线表示俄罗斯莫斯科的气温变化
C.
③曲线表示澳大利亚悉尼的气温变化
D.
④曲线表示美国纽约的气温变化
26.下列各组半岛中,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主的是( )
A.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山东半岛
C.印度半岛、巴尔干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雷州半岛
27.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城市热岛效应
D.高低纬度之间的气压差
28.21世纪,中国最大的棉花产量省区是( )
A.河南省
B.新疆
C.河北省
D.山东省
29.在海水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向低纬弯凸的是( )
A.暖流
B.寒流
C.风海流
D.密度流
30.我国人均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 )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海河流域
D.淮河流域
31.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2.图4-2是台风路径图,其中不可能的路径是( )
A.a
B.b
C.c
D.d
33.图4-3是四个国家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示意图,正确叙述的是( )
A.图中
①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明显
B.图中
②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C.图中
③国家劳动力资源深感不足
D.图中
④国家人口增长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最大
3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降水
35.下列欧洲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
A.巴特农神庙——希腊
B.水城威尼斯——西班牙
C.卢浮宫——英国
D.峡湾海岸——法国
36.黄河下游没有支流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多山
B.干旱少雨
C.地面沉降
D.“地上河”使河面高于两岸
37.一架飞机由广州起飞,沿北回归线向东绕地球一圈,经过的大洋依次为(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38.关于图4-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以北为针叶林,以南为阔叶林
B.山脉以北为玉米产区,以南为小麦产区
C.山脉以北河流冰期长,以南河流冰期短
D.山脉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
39.世界混合农业最主要的结构形式是( )
A.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B.蔗—果—桑—鱼
C.畜牧业—谷物生产
D.农—林—牧—副—渔
40.图4-5中三种气候分布于欧洲西部同一纬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点中
③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B.三地点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三地点中
②的时间最早
D.三地点中
①的海拔最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4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林肯说过:“我很高兴看到一种劳动制度盛行于新英格兰,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当他愿意的时候就可以罢工,在这里他不被强迫在一切环境下工作,而且也不被束缚住和(不管你给报酬与否)被强制去劳动!我喜欢这种制度,因为这种制度容许一个人离开工作,当他愿意的时候。我希望这种制度到处施行。我之所以反对奴隶制度三理由之一,正是在这里。”#p#分页标题#e#
回答:
(1)林肯是什么人?
(2)林肯所喜欢的是哪种劳动制度?
(3)林肯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43.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的最初组成如何?大战期间不同集团的成员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44.图4-6是“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为正在建设中的全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___;
我国西部钢铁基地攀枝花附近建有_______水电站,该水电站建在_____江上。
(2)图中B为我国直辖市______,在B市北岸汇入长江的支流是_______。在该市交汇的铁路线有_______线、______线和襄渝线等。
(3)从试题附图中反映出长江流域出现了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制约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区内出现的问题,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省区。
(2)图中
①—
②—
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____—荒漠草原—____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
(3)关于图中
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选择填空)。
A.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地形主要是高山和盆地,地貌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C.以荒漠景观为主,山地中分布有森林及草甸植被
D.内流河为主,径流多以雨水补给为主
(4)黄河在A河段含沙量陡增,该河段流经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并简要分析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5)请简要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东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6.读图4-8,回答问题:
(1)图中各号码代表我国老工业基地,其中代表我国老工业基地中重工业基地的是____,该基地重要工业中心有____、____、____。
(2)我国工业部门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基地是图中____,该基地中最大工业中心布局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出图中下列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C_____海港,D_____海港,E_____海港;
商品粮生产基地名称:A_____,B_____。
(4)图中
③附近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有关唐代对外交流方面的题目。列举的四个选项中,三个是唐代的僧
人。鉴真是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的主要业绩是设计、指导、建设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僧一行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其成就主要是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玄奘才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不仅将大量的印度梵文佛经译成中文,还将一些汉文典籍译成梵文,《道德经》就是其中之一。玄奘对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2.【答案】B
【解题指要】《梦溪笔谈》是北宋的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他被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专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技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众多的科学技术成就,是一部杰出的科技史著作,正确选项为8。《授时历》只是一部历法,《本草纲目》为医学著作,《农政全书》为农学著作,显然不应予以选择。
3.【答案】A
【解题指要】有关《尼布楚条约》的知识要点在本题四个选项中基本都包括了。但是,第一个选项中“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的表述错误,应当说它是一个“平等”条约,所以必须选择A。在复习的同时也要将其他选项的内容一并记牢,因为这几个要点完全可以成为出题的目标。另外,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签订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但康熙时签订的条约是属于古代时期,当时清政府还很强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当时签订的是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
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包括库页岛属中国。条约签订的具体时间是在1689年。
4.【答案】C
【解题指要】天京变乱的原因主要应该从太平天国内部去找。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由来已久,定都天京后,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者很快封建化,享乐思想、宗派主义等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更加尖锐,结果酿成了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走向衰亡。天京变乱和清政府没有太大关系;
西方列强这时基本采取的是观望政策,企图从这场战争中捞取更多好处。
5.【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涉及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和评价问题。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这体现在
①
③
④三个表述中;
但洋务运动毕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腐朽的专制统治,这就决定了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事实上也没有实现洋务派提出的“自强”、“求富”的目标。因此,应排除
②。
6.【答案】D
【解题指要】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功绩正如A、B、C三个选项所述。关于D
选项,只要准确地把握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也就很容易看出其错误所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发生改变。如果考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就能够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7.【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适用排除法。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它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这与题干中的时间限定不符,应予以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题指要】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
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广东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则是国共合作的成果。要注意进行比较分析。
9.【答案】C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以记忆为主的考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包括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领导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朱德又先后向赣南、闽西发展,成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p#分页标题#e#
10.【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四一二”政变这一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包括谁、在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发动的等问题,A、C、D项均是这方面的内容。
11.【答案】D
【解题指要】抗战时期,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减租减息和开展大生产运动都是经济上的举措,整风运动则是在思想领域内采取的措施。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
12.【答案】B
【解题指要】看社会形态的变化一般要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13.【答案】D
【解题指要】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运动,它们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4.【答案】B
【解题指要】这几位人物的代表性贡献需要掌握。
15.【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难度较高。选项A的干扰作用最强,因为所有教材中“大革命的开始”一节都是从三级会议召开讲起的,考生对此记忆深刻,稍不留神就会选错。法国大革命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而选项B和D都能体现这一性质,因此在教材和讲课中都会特别强调,也会对考生造成干扰。正确选择的关键是,法国大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一定使用了暴力,而选项C攻占巴士底狱正体现出这一点。
16.【答案】B
【解题指要】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原因是它不仅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同时还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被欧洲人认为是落后的殖民地的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能够取得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对欧洲资产阶级来说具有极大的激励和样板作用,特别是对法国资产阶级。在独立战争中,美国军民得到了法国等国的援助,这也加深了他们对美国情况的了解,从而增强了发动革命的决心。
17.【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理解和认识。1870年之后,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对殖民地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殖民地被看做母国的财产,未被完全占领的、无防御的非洲大陆变成了帝国主义者渴望争夺的中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整个非洲大陆被欧洲列强所瓜分。在此过程中,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皇帝发表“告人民书”,号召人民奋起抗击意大利的入侵,保卫国家独立。经过全国各阶层人民的艰苦奋战,终于迫使意大利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交付大量赔款。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选项中涉及的其他几个国家:几内亚为葡萄牙殖民地,刚果为比利时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为法国殖民地,喀麦隆为法国殖民地,均不是独立国家。
18.【答案】A
【解题指要】题干中“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列宁《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句表明这一文件应出现在十月革命之前;
而C、D两项均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事件,B项表明的时间就更早了。
19.【答案】B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以记忆为主的试题。
①
③两项比较明显,
②
④比较容易混淆。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具体时间,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有明确的讲述。
20.【答案】D
【解题指要】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特点的准确把握。题千里的“世界形势变化”的提法非常关键,为正确解答本题提供了指向。首先,要求从整个世界形势的整体着眼,而不是从局部着眼;
其次,要求抓住“变化”,即整体上的变化。把握住这两点就找到了正确解答本题的钥匙了。A、B两项虽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现象,但还不是世界整体变化的全部;
C项虽然也是事实,不过还是局限在欧洲范围内。D项即表明了世界形势整体变化的特点,同时也包含了其他选项的主要内容,所以它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特点,最符合题意。
21.【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晨昏线与昼夜半球的有关知识,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会重合;
只有极圈内的纬线才能与晨昏线相切。C选项正确。
22.【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主要是自转导致的地方时差异以及自转、公转对昼长时间的影响。解题时可先依据两地日出时间的差异判断出,较早日出的甲地位置应当比乙地偏东,故可先排除B、D两项。而后再分别计算两地的昼长时间,可知甲昼长13小时32分钟,乙地昼长13小时4分钟;
既然两地均昼长夜短,此时当属夏半年,纬度越高则白昼越长,因此可判断出甲地比乙地纬度偏高。最后因题目限定两地点均在我国境内,故甲地应当比乙地偏北,答案选择A项。
23.【答案】B
【解题指要】该题考查对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的掌握情况,以及位于世界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和地区。答案选B。
24.【答案】D
【解题指要】0°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内,因此该金属线即代表0°经线,0°经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也是经度的起点,答案D项正确。
25.【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地区的气温年变化规律,以及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读能力。此种图的判读要领是首先读懂横纵坐标含义,其次再观察每条曲线的变化规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高、最低气温的数值及出现的时间。图中曲线
①全年各月气温均接近30℃,符合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②线气温年较差小,最低气温不低于0℃,符合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而莫斯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
④两曲线的气温数值都很低,全年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0℃以下,当分别属于北、南两半球的极地地区,与悉尼、纽约的位置不符,因此答案为A项。
26.【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一是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二是考查主要岛屿的位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沿岸是该气候和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A选项中的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均位于地中海沿岸,故A选项正确。
27.【答案】A
【解题指要】该题考查季风的成因。季风的成因有两个: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我国季风的成因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主要是由于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故A为正确答案。
28.【答案】B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棉花的生长习性、我国各省区气候特点等知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棉花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和沙性土壤中。我国新疆(尤其南疆盆地)既有充足的光热,盆地边缘又有高山冰雪融化形成的灌溉水源,不但棉花产量大,而且质量高。因此,新疆就成了我国最大棉花产量省区。
29.【答案】B
【解题指要】该题的测试功能有:
①洋流类型及其对水温的影响等知识;
②洋流经过海区等温线在图中显示的特点;
③根据等温线图判断洋流的能力。暖流经过海区的水温,较同纬度相邻海区水温偏高,其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弯凸,可概括为“高温高弯”。即暖流经过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弯凸;
而寒流经过海区等温线则向低纬方向弯凸(南、北半球均如此)。据此,便可判断B为正确答案。#p#分页标题#e#
30.【答案】C
【解题指要】一个地区人均水资源是否紧缺取决于三大要素的匹配关系:一是由降水空间分布决定的水资源总量高低,二是地区内人口密度的大小,三是区域内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多少。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作出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试题所列四个地区中,塔里木河流域虽然年降水最少,水资源总量最低,但流域内人口密度很小,工农业用水量十分有限,故人均水资源并非最紧缺。而海河流域虽然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但人口密度极大,工农业用水量也很高,反而成为四地中人均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一处。故答案选C。
31.【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运用经纬网定位的能力,以及我国陆地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这一知识点。考生应熟记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N,116°E),由此可知题目中的地点位于北京东南方向不远处,仍属于华北地区的范畴,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32.【答案】D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对台风路径知识的掌握和相关的读图能力。台风即发生于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形成后自东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进入西风带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试题附图中d箭头指向了西南,是不可能的路径。故D选项为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
33.【答案】A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阅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图的能力,以及进行思考分析和作出判断的能力。附图中的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差即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不同,带来的人地关系后果不尽相同。自然增长率过快和过慢,均会产生人口问题,影响资源的开发、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且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所以该国老龄化明显;
②国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为正增长;
③国出生率远高于死亡率,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呈现高增长态势,劳动力资源充足;
④国人口增长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低增长状况,对环境和资源压力最小。因此A选项为正确答案。
34.【答案】B
【解题指要】人类对水循环中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南水北调工程正是通过地表径流引水,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35.【答案】A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欧洲著名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知识。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如南欧海滨有阳光灿烂的沙滩浴场,北欧有挪威曲折幽深的峡湾式海岸,以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意大利的古斗兽场、法国的卢浮宫、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等,均是旅游者向往的景点。本题答案选A。
36.【答案】D
【解题指要】该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携带的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中,形成“地上河”,河面高出两侧地表,故无支流汇入。因此选D项。
37.【答案】B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对世界大洋的空间分布的识记能力。记忆世界大洋位置要做到:一要在空间分布图中记忆;
二要与世界大洲结合在一起记忆。经分析可知四选项中唯有B项正确。
38.【答案】D
【解题指要】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我国秦岭南北的地区差异,在一月气温、温度带、降水量、自然植被、农作物、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其中只有温度带划分一项正确。故答案选D。
39.【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地域类型中混合农业的生产方式。混合农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业生产方式的综合。目前世界上混合农业一般为谷物种植(麦、玉米)与畜牧业(牛、羊)的结合。B选项是我国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而非世界上最主要的。
40.【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分析能力以及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欧洲西部自西向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由三地点水热状况可知,
①距海最近,位置最偏西,
②距海最远,位置最偏东。对应的地理特征应为
②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时间最早,且因最低月均温低于0℃,故已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至于海拔高度,本题给出的已知条件不足以判断高低。
二、非选择题
41.【参考答案】(1)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至1952年年底,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解题指要】材料分析题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所给材料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考生要善于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二注明时间是“1950年”,因此要避免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相混淆。相关知识还应掌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也就是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此类问题就都能解答了。
42.【参考答案】(1)林肯是共和党人,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2)林肯喜欢当时盛行于美国北方的自由劳动制度。(3)林肯代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题指要】这道题目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问题(1)很简单,考生从历史课上已经知道了答案;
回答问题(2)也不难,因为“不被强制去劳动”、“可以罢工”、可以“不被束缚”地“离开工作”等词语使学过一点政治经济学的考生很快就能得出“自由劳动制度”的结论;
而且稍有地理知识就知道“新英格兰”指当时美国的北方;
至干问题(3),无论从题面上还是从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中都很容易得出答案。
43.【参考答案】(1)最初组成:同盟国集团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协约国集团包括英国、俄国、法国。(2)成员变化:
①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集团;
塞尔维亚、比利时等加入协约国集团。
②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
日本、美国也先
后加入协约国集团。
【解题指要】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成员变化的了解。从战前两大集团组成到战争爆发后,两大集团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出现了很大变化,几个重要国家相继加入其中,使这个集团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从而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时,集团成员的变化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勾结与交易;
深入分析成员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透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同盟国集团退出后加入另一个集团的;
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大战后期加入的,明确了这一区分有助于记忆。
44.【参考答案】
(1)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滩雅砻
(2)重庆市嘉陵江成渝川黔
(3)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区内的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
②治理区内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
存在的环境问题;
③维持区内的生态平衡,促进良性循环#p#分页标题#e#
【解题指要】该题考查的地理知识有:我国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的分布、河系构成、主要城市的分布、主要铁路线的分布等。考查的地理能力有:阅读长江水系图的能力,根据图例符号的分布,对流域内存在环境问题作出判断的能力,根据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决断应采取的战略措施的能力,以及综合、归纳和文字表述的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根据图中的海陆分布状况,水系构成、流域的轮廓特点,确认相关的地理名称;
再根据图中的有关符号,认识长江流域存在森林遭到破坏、江河水遭到污染、酸雨面积广泛等环境问题。了解概况之后,再逐一解题。
第(1)题,根据A在长江干流上的位置,以及“在建设中的全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可以确定其为三峡水利枢纽;
根据长江上游攀枝花的位置,可以确定其以北的水电站是建在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
第(2)题,根据8城市位于三峡水力枢纽工程以西,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可以确定B城市为重庆市;
联想我国的铁路分布图,可以知道重庆市是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川黔铁路的交点,同时又是在建设中渝怀(怀化)铁路的起点。
第(3)题,根据试题附图中分布有“森林破坏严重地区”、“出现酸雨地区”、“受污染河段”三种图例符号,可以确定长江流域存在有水土流失严重、大气遭受污染、江河水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根据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可以提出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战略性措施。
45.【参考答案】
(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
(2)草原荒漠水分
(3)C
(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破碎起伏大;
土质疏松;
植被稀疏。
(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解题指要】该题以西气东输为背景,综合考查有关行政区划、自然带、环境问题等相关问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到位,才能够准确作答。
第(1)题,是识记类知识,记住即可。
第(2)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是从沿海向内陆地
域分异最明显的表现地带,受水分条件影响,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第(3)题,考查新疆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少,气候呈现以干旱为主的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此影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因降水少,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为风,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地貌最明显;
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在山地地区,受垂直地带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森林或高山草甸植被,因此C选项正确;
受气候因素制约,该地河流流量小,流程短,多为内流河,以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第(4)题,黄河A河段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而导致含沙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产生,要从水、土两个角度考虑,即从气候和地表状况出发去回答,该地降水的特点是夏季暴雨集中,从地表状况来看,该地区地形起伏大,黄土的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随水流失,加上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故而形成水土流失这一突出的环境问题。
第(5)题,西气东输主要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同时能够减轻能源的压力。
46.【参考答案】
(1)
⑤沈阳大连鞍山
(2)
③海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
科技力量雄厚;
区内农业发达。
(3)青岛厦门宁波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4)水稻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了关于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海港的分布,以及农业区位因素。解题时,需要先明确图幅所表示区域的位置,然后逐一作答。
第(1)题,我国老工业基地有多个,其中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即图示中数字
⑤,该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是:沈阳、鞍山、大连等。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造船、石油等。
第(2)题,我国工业部门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效益最好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高,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多。基地交通便利,陆上、海上、内河航运均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及农副产品。
第(3)题,通过读图观察各海港的位置,判断海港的名称,此题需要对地理事物的分布有一定的记忆。山东半岛南部著名的港口是青岛港;
杭州湾南岸是宁波港;
位于台湾海峡南部的是福建的厦门港。长江南岸的两个商品粮基地分别是紧临两大湖的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
第(4)题,图中
③所在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我国的粮食作物南稻北麦,主要的粮食作物应是水稻,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几方面分别作答,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优势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
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从水文角度看,这里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热点关注: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湖北成教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成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