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美术教程: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讲解
2012年湖北美术教程: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讲解
用色彩塑造形体
所谓形体塑造,就是通过运用明暗调子(色度)、变换色彩(冷暖)以及边线的变化,创造出立体的效果。
在单色画(用一种颜色的不同色度画)中,对于形体塑造起作用的因素是色度和边线,但在彩色画中,则可以运用“色度不变”法则。这个法则的意思是,虽然只用数种明暗色度表现形体,但可以运用色彩冷暖上的变化来达到完美的效果。变化色彩冷暖(色性)的办法就是在原来调子中加入同一色度的较冷或较暖的颜色。
用改变色彩冷暖(而不是用改变明暗)来表现形体的变化,这方面的意义十九世纪后期的印象派画家和其他一些画家们是很了解的。有许多印象派画家用的色彩很丰富,但在某些情况,明暗却很少使用。当他们的作品复制成黑白版时明暗对比就显得很弱,印象派的整个观点就是色彩和光,他们的画是从来不打算作为单色画看的。
1、色度 色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用一个从黑(最暗色调)到白(最亮色调)的尺度来衡量。为了实用起见,我们将数种色调从白到黑排列,比如:从第1号最亮的亮调子(白)开始,经第2、3、4号(亮中间调子),第5号中间调子,第6、7、8号(暗中间调子)到第9号最暗的暗调子(黑)。
这九种色度几乎包括了肉眼在正常的室内光线条件下所能区别的所有调子。当然,在自然界,尤其是在朝着光的方向,存在着更多的调子。大多数最明亮的调子出现于风景的背景部分,许多同学不知道他们调色板的局限性,企图画太阳或其他亮的东西,自然都遭到失败。然而,画室里的光线很少会引起这样的色度问题,九种色度足以应付了。
2、冷暖 讲到色彩和色性时,都是从相对意义来说的。一般认为色彩的暖和冷并不是固有的绝对的。色性随着光线和邻近色的变化而化化。例如:亮橙色在和它的补色——同一明度的原色蓝色相比时,显得较“暖”,在正常的自然光下,它确实显得较暖。但是如果将光源换成深蓝,橙色就几乎变成黑色,而蓝色却几乎变成白色。当然这种情况绝少出现,除非你戴着太阳眼镜去看。不过这足以进一步说明光的性质是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正常的光线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同一明度的较暖或较冷的颜色来改变冷暖,例如,土黄和玫瑰、土红混合起来的肤色调子可以通过加一点翠绿变冷,翠绿比原来的调子相对的较冷。只要加进去的冷色属于同一明度,那就可以改变色彩冷暖而不会改变其明度。
3、边线 边线出现于不同形状、不同明暗或不同色彩的结合部。每个形体,无论大小,都有最低限度的边线,对边线的处理不能任意为之。一条边线的软硬程度决定于两个区域之间变动的缓和和急骤程度。当一块明暗或色彩极微妙地逐渐向另一声明暗和色彩转变,中间分不清明显的界线时,就出现最软的(虚掉的)边线,当形体、色彩、明暗出现90°或更大的转变,而又没有其他调子加进来缓和这种突变时,就出现最硬的(明显的)边线。
边线也具有其他重要的作用。象色彩变换一样,它可以用来代替明暗变化以表现形体,象色彩调合及色度控制一样,边线是绘画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都知道,将最亮的亮部、最暗的暗部最强烈的色彩和最鲜明的边线汇集在一起可以在画面上形成最吸引人的焦点。
相关推荐: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