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国家题库2013年建成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时,承担考试工作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再次面临着有关高考改革的追问。
事实上,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国家有关机构已在紧锣密鼓地制定高考改革的详细方案,而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直在通过考试评价体系的建设,积极配合高考改革的推进。
在对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的采访中,人们并不能得到高考究竟要如何变脸的确切答案,但却可以通过过去5年乃至今后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进展与思路,透析国家考试改革的未来之路。
中国需要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标准化的考点建设
记者:近年来,高考人数不断攀升,每年都有千万人左右。我们运用了哪些手段,确保这项考试的安全?
戴家干:中国高考无疑是全世界由政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考试,牵动着千万考生和家长的心。为了确保这项考试的安全,我们自2006年启动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建设,通过“电子眼”、远程网上巡查等高科技手段,对考场、试卷保密室进行实时监控。2008年底,考务指挥中心已实现对31个省级指挥中心网上视频指挥。这是“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不仅从技术层面加固了高考的安全,也体现了国家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们近年来不断倡导“标准化考点建设”。很多地方向我们反映,标准化考点建设具有多项功能,不仅有效严肃了考风考纪,也提高了学校管理能力,强化了校园安全。同时,依托“标准化考点”的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考试如同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
记者:近年来,您认为高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种变化将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戴家干:“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了考试评价的理念,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也是高考内涵的深刻变化。过去,考分出来就是为了单一的选拔,每年高考结束后,对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的评价就是一张写有几个分数的成绩单,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评价就是“我们有多少学生上清华北大、有多少上一本”,这种用考试结果代替评价的状况,是中国考试和教育最大的缺憾。
现在,我们通过建立数据库,将过去没有充分利用的考试背后的海量数据整合起来,对考生进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告诉考生,考试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负载的能力是什么,学生在学校、地区乃至全国的排位如何。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给出关于这个学生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包括他的兴趣志向、潜能、胜任力,等等。我们可以给学校提供报告,比如学生在语文阅读、数学运算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成绩不理想,就说明学校这方面的教学应该加强。我们还可以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报告,使他们对该地区的教育均衡状况一目了然。
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帮助学校找准问题,帮助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这就使考试真正回归了它本身的科学功能。
如果说,过去的高考是一把尺子,只能测量一群人,那么评价就给出了多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能多一批人才。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的考试实现了从“黑色”评价向“绿色”评价的转变。
国家题库2013年建成,命题基地世界领先
记者:200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国家题库的建设规划,目前进展如何?
戴家干:国家题库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重点项目,将于2013年基本完成。建设题库不仅是为了考试安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命题的理念、方法、手段和技术。基本完成后,国家题库将实现40倍量的库存,相当于国外标准的4倍。
为了配合题库建设,我们还建设了命题基地,今年高考首次投入使用。在这方面,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技术手段上实现了无纸化命题。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研究院,为下一步考试评价做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应急预案确保高考科学处置,公平实施
记者: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高考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目前的高考应急预案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吗?
戴家干:早在2003年非典发生时,我们就制定了高考应急预案。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也在第一时间建立了一套考试预案,当时的过程十分艰难,需要考量的各种因素十分复杂。比如,延期考试怎么处理?如期考试如果发生余震,怎么处理?让不让学生跑?等等。后来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我们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方案,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确保了考试公平公正地实施。后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基本也是按这样的预案实施考试。
现在我们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有厚厚一摞,我们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总结出来,明确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还实现了预案的电子化,全国各地的考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只要在考试管理平台输入关键词,就知道该怎么做
相关推荐: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湖北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