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5年高考语文备考必做试题43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备考必做试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幻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丰富的想象来还原诗歌描绘的内容。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仙女的纤纤玉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答案: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想象的同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有浓郁的谪仙色彩。这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士生活是分不开的。但他也借游仙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作者首先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美妙洁净的仙境,这与现实中血腥污秽的战乱惨相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颔联具体写的是,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了坟墓,那一时的,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概括起来,是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具体写的是,西南三峰并列着,只能看到一半,而另一半似乎隐于青天之外;一条大江,看起来被白鹭洲分割成两道。概括起来,是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颔联反映了六朝繁华不再;颈联反映江水长流,自然永恒。作者通过自然的永恒反衬历史繁华的短暂,抒发了人事沧桑之感。
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以“浮云”比喻奸邪,以“日”比喻君王和贤人。作者以浮云蔽日为喻,写奸邪为非作歹、君王被奸邪反蒙蔽,写包括自己在内的贤者不得任用。“使人愁”,点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浮云蔽日、不见长安,是愁产生的原因。
答案: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2013·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解析:“后世仰末照”句是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彩,而不是说会被后人遗忘。
答案:B
.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古人明志,在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答出“辅弼天下”“建功立业”与“不慕名利”“功成身退”这些要点并结合“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等诗句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表现了鲁仲连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是极度的推崇。“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当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时,鲁仲连却笑着离去,可见他高尚的人品。李白是以鲁仲连为楷模,表达自己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能功成身退。
诗歌赏析
齐国有个风流倜傥的后生叫鲁仲连,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刚从海底升起来,一个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芒照耀到了世间。鲁仲连“义不帝秦”的英名和功绩,令后人敬仰。他是一个视功名富贵为草芥的义士,诗人认为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在诗中以鲁仲连自比,表达了渴望既建功立业又能淡泊名利的理想,且首尾呼应,感情真挚。
语言运用.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示例:当李白长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为他的壮志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句式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仿写表面上追求“形似”,但根本上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仿写时要注意句式上、语气上、修辞上、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当苏轼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为他的释然感动;当泰戈尔写下“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时,我为他的豁达感动。
.为了促进师生更平等、更融洽地交流、沟通和互动,××老师和他的学生在新浪网开通了微博群,经常围绕一此话题,展开激烈的交锋。今天他们又围绕“微博利大于弊”还是“微博弊大于利”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你会支持哪一方?请简要阐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鲜明的能力。如今微博已成为最火爆的开放性互联网交互工具之一。很多人把微博作为发表观点、发布信息的平台。题目要求参与讨论,所以必须了解微博的一些基本特点,还要能分析其利弊,并充分阐述理由。
答案:(1)支持“利大于弊”。零距离传递信息,直播突发事件现场;强大的信息组织能力,激发全民参与;政府进行舆论引导,避免谣言的传播,很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2)支持“弊大于利”。滋生谣言的“温床”;信息泛滥失控;威胁个人隐私。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