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语文辅导 > 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同步训练试题:分析小说的环境1网站地图

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同步训练试题:分析小说的环境1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5-02-07


湖北2015年高考语文同步训练试题:分析小说的环境1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语文同步训练试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一、(201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雨 中

  [日]大西赤人

  开车后不到一小时,雨下得更大了。我放慢车速,和前头的车稍稍拉开一点距离,只见前边的尾灯在大雨中影影绰绰……刚巧碰上路口亮着红灯,我打了个呵欠,揉揉双眼。

  严格说来,现在我是违章的,我正带醉驾车,虽然只喝了两三杯斟得不算满的啤酒。自从3年前夏天患肝疼以来,我差不多戒了酒。但是,遇到今晚这种情况,需要到饭店那种地方去商量点事儿什么的,就得凑凑兴,不得不陪着喝上两杯。

  戒酒后,每逢这种场合,我都主动充当高级出租车司机的角色,用自己的车送上司回家,颇得上司欣赏。今晚也同样,这不,刚刚把部长送回家了。本来开车时,我满以为只喝了一点啤酒,那点醉意马上会消失的,不料,部长刚一下车,驾驶座上只留下我一个人时,全身骤然瘫软下来。不,我没醉,大概是太疲劳了吧。

  我在中坚商社担任部长助理,在持续不断的慢性经济萧条中,终日疲于奔命。公司业务不景气,公司内部甚至传出风声,说要裁减职员。儿子哲夫明年即将考大学,现在正是紧要关口。我已过40,如果被裁下来,那可太糟了。因此,我拼命地干着。

  车从大马路拐向我家所在的方向。街上寥无人迹。这没什么奇怪的,雨这么大,加之又已过了11点。随着家门的临近,我的睡意越来越浓。

  我朦朦胧胧,漫不经心地将车向狭窄的十字路口左侧拐去。突然,车灯光柱的前端浮现出一个黑影。我慌忙紧急刹车,可已经迟了。车明显地震动了一下,无力地停了下来。

  我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摇下车窗,把头伸到雨中。我悄悄向后望去,沉沉夜色中只见一个人倒在后轮和保险杠之间。一把伞正好盖住了他的身体,其余什么都看不见。我下意识地去开车门,手刚摸到门柄,又僵住了。

  霎时,各种想法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转动起来。我又看了看那倒着的人影,那人似乎在轻轻蠕动着。我飞快地摇上车窗,周围依旧空无人影,路旁的房子里也没有人出来,我重新握住方向盘,踩下油门。“酒后驾车”“打盹驾驶”,两个讨厌的词涌上心头。总而言之,要让警察知道就麻烦了。毫无疑问,责任该由我负……我离开那儿,莫名其妙地绕远道回家。我定定神,按了门铃。里面响起妻子直子的脚步声,门开了。

  “啊,你回来了,我还以为是哲夫呢!”

  “哲夫!他出去了?这么大的雨?!”

  “是啊。他说收音机的电池没电了,到自动销售机那儿去买几节。我让他明天再去,可是……”

  我突然不安起来,莫非……我又回忆了一下刚才那人影的样子。衣着什么的没有看见。伞呢?那伞确实是把大黑伞,可也算不得特殊,不能说是特征。直子和我说话,我心不在焉地应答着,一个劲儿竖着耳朵听门铃响没响,可是,传入耳膜的只有哗啦啦的雨声。

  过了一会,电话铃响了。我的掌心猛地沁出了一阵汗来。直子出去接电话。

  “这么晚了,谁还打电话来?喂,我是宫田。嗯……嗯……啊?”

  直子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

  我撞了自己的儿子,然后逃走了。虽然电话通知说没有生命危险,但我怎么也打不起精神自己开车了。我安抚着激动的直子,车向医院驶去。三四分钟后,便到了久保田外科医院。我们被带到急诊室。哲夫正躺在床上,和坐在旁边椅子上的巡警谈着话。

  听护士说,还算幸运,哲夫伤不重,左腰部分被车身擦肿了,右肘被保险杠狠撞了一下,断了,流了好多血。为了安全,今晚暂时让他住院观察。

  “你还没有回忆起那车子的特征吗?再想想看。”

  巡警正在询问哲夫。我的心突地一下抽紧了。

  “那是一瞬间的事,加上当时我疼极了,糊里糊涂的。”

  我松了口气,太可怕了。

  “说的也是啊。但是,把人压了,还逃走,实在太卑鄙了。明天也行啊,要是想起什么线索,请和我联系。”

  巡警留下这句话,走出病房,我和直子一块儿把他送了出去。回到病房,哲夫已坐了起来。

  “能坐起来吗?”

  “不要紧。口真渴啊!接待室有自动销售机,给我买点汽水吧!”

  “我去吧。”

  我正想抬脚,直子已抢先一步走出了门。我害怕单独和哲夫呆在一块,含糊地说:“稍等一下……”便想到走廊上去。这时哲夫开口了。

  “爸爸!”

  “嗯?”

  “那是辆白色的红焰牌。”

  “……”

  “车号是7604。”

  “哲夫!”

  那是我的车!哲夫什么都知道,可是什么都没说。

  “真糟糕,天太黑,我没有认出你。所以,把你扔那儿了……幸好伤不重,你没有说出我。实在太对不起你了。”

  这时,我第一次正视哲夫的眼睛,我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我买了橘子、葡萄……”

  直子回到病房,她像看到了什么异样的东西,极不自然地打住了话头,沉默下来。

  哲夫看着我。他的视线犹如绵绵不绝的冷雨,立即,我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气,仿佛全身内外被淋得透湿一般。我呆呆伫立着。

  (选自《微型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持续不断的慢性经济萧条中,主人公“我”为了能够不被裁员,为了家庭与生活而疲于奔命,醉酒驾车、肇事逃逸的行为情有可原。

  B.小说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我”与哲夫的形象,突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艺术的真实,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C.“我”和哲夫之间的对话用语平淡、内容简短却意蕴丰富,哲夫的怨恨与“我”的愧疚都在精炼的对话中表现出来。

  D.小说以一次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为创作题材,表现了作者对法律、道德、人性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可谓“以小见大”。

  E.小说通过层层铺垫、设置悬念、制造误会等方法把生活中一个普通故事演绎得悬念迭生、扣人心弦,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

  ★2.小说为什么要多次描写“雨夜”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似乎与上下文并无直接联系,然而读来却不突兀,请你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哲夫对警察隐瞒了真相,对父亲又十分冷漠。请结合全文,谈谈哲夫如此表现的原因,并结合全文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梁上君子

  [美]迪克·努塞

  凌晨两点,我被妻子的叫声惊醒。借着厕所微弱的灯光,我看见她站在离床不远的地方,对着一个敞着衣服、满身横肉的男人吼道:“滚出去!”

  我一怔,阵阵恐惧牵动着全身,紧接着,一个筋斗,我“啊”地一声从床上弹起,摆出格斗架式。那沉闷的嚎叫声似乎掺着血,好久没那样了。尽管我在海军陆战队受过训,这不期而至的际遇,还是着实吓了我一跳。

  见我眼露凶光,那混蛋反而镇静地转过身,背对着我,似乎对我不屑一顾。接着他熄灭了厕所里的灯,房间里漆黑一片。

  他要伤害妻子?又没见他拿凶器。容不得多想,我跳下床,向妻子奔过去。此时,只见那家伙忙乱地从我眼前掠过,径直奔向只有五岁的儿子的房间。他要加害我的儿子?!天,我发狂地追了过去。

  我随手按亮了灯,那家伙正穿过儿子的房间。儿子没事,正坐在床上,揉眼睛。

  “呆在那别动!”我急急地告诫儿子。

  我紧跟着进起居室,发现阳台门的门帘已被掀开,那家伙正欲溜走。月光下,我见他窜到钉有防护架的阳台尽头。阳台离地面有十四层楼之高。木架是我用来防盗的,用来保护阳台上的玫瑰花。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那个混蛋穷追不舍,然而,我的确那样做了。我实在是怒不可遏。他践踏了我神圣的家庭,使亲人成了无辜的惊弓之鸟。我要让他滚,滚,彻底地滚!

  我抓起一把铁椅,把它高高举过头顶,一步步向阳台逼去。想溜!哼!除非你爬到木架外面,再跳到另一栋楼上。

  他把脚搭在了木架的底杆上,手也抓住了木架上方的一根杆子。在他和我之间,什么遮掩的东面也没有,只有黑漆漆的夜。

  我向他逼过去,打算就这样送他上西天。骤然间,我们四目相触,他眼神那般恐惧和绝望。

  除掉他!他既没伤妻儿又没伤我。就在我犹豫的那一瞬间,他趁机战战兢兢地上了木架,向另一栋楼的阳台纵身跳去。他跑了,是我身不由己地放了他。我一直在想:他刚才是否也对我做了同样一件事呢?

  尽管那个混蛋早在去年八月份就逃走了,可他留下的阴影却是那样的幽长。儿子现在明白了盗贼是什么样的货色。

  他不仅学会了怎样取脚印,还学会了自己去布告栏追认那个罪犯。我给他说了一百遍,说那个坏人再也不敢来了,他就是不肯信。这一切都是他自个儿体验出来的,我也同样。

  从那以后,不管阳台上的防护架有多牢实,都不能消除儿子心中的恐慌。他怕有人偷偷从街边爬上来,怕他们用绳子从屋顶上吊下来。每逢半夜三更,他总是大声地将我们叫醒,他要看看爸爸妈妈是否安全。他不敢一个人进屋,特别是在晚上。他满脑子疑问,可问题与他的年龄是多么不相称啊。

  爸爸,为啥有的人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别人的屋呢?盗贼家里也有小孩吗?盗贼有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是住在哪里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人为啥要偷东西呢?

  说来奇怪,那个梁上君子促使儿子与我结成了一条生死与共的感情纽带。儿子视我为英雄,我在他面前变得更加刚强。当然,儿子的赞誉与我的行为不一定名实相符,但是,每当他一遍又一遍讲起那晚的事情,我都会毫无愧色地微笑。

  “是我爸爸把他赶下了阳台的。”他逢人便说,“我爸爸是海军陆战队的,所以他知道怎样做才好。”

  儿子的称赞叫我不得不考虑如何去按照他的意念做父亲。恍然之间,我才领悟到,在子女的成长中父亲起的特别作用应该是什么。

  那么,我想知道,当那位梁上君子还是个担惊受怕的五岁孩子时,他的父亲又躲到哪里去了呢?我真纳闷。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在看到小偷后,“我”尽管摆出格斗的架势并用嚎叫给自己壮胆,但内心还是相当恐惧。这是因为“我”害怕小偷伤害妻子和儿子。

  B.文章第三段写小偷见“我”目露凶光,反而转身背对着“我”,似乎对“我”不屑一顾,这说明小偷心理素质非常好,处变不惊。

  C.小说写小偷从“我”眼前掠过,径直奔向只有五岁的儿子的房间。这样既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也为下文写“我”发狂追赶埋下伏笔。

  D.从小说的内容看,“我”其实很清楚自己对小偷穷追不舍的理由:小偷的闯入践踏了“我”圣神的家庭,使亲人饱受惊吓,“我”要在儿子面前展现出一个刚强的父亲形象。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普通平民生活的故事。小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读者思考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怎样的榜样。

  ★6.小说一开始就写“微弱的灯光”,接着写“房间里漆黑一片”,最后是“只有黑漆漆的夜”,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主人公“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在结尾处写到:“恍然之间,我才领悟到,在子女的成长中父亲起的特别作用应该是什么。”结合全文,说说“我”到底领悟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选CD。A项,“情有可原”错;B项,文章没有“细腻的心理描写”;E项,“制造误会”“扣人心弦”都不是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

  2.【解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等角度思考,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分析。

  【答案】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一个大雨的夜晚。
②为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提供背景依据,如雨夜视线模糊所以发生交通事故,又因为雨夜行人稀少所以选择逃逸。
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3.【解析】第四自然段从内容上看,是交代“我”的处境、公司的境况和“我”的家庭情况,这实际上是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可以结合小说中社会环境在文中的作用分析。

  【答案】
①将“我”置于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中,肇事逃逸的发生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原因。
②表现“我”的生活状况和身心状态,为“我”雨中肇事逃逸埋下伏笔。
③引出哲夫这一人物形象,为小说后面的情节作了铺垫。

  4.【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探究。可以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从情感、法律、家庭等角度分析。

  【答案】哲夫因为在情与法的冲突中挣扎,所以表现得十分矛盾。一方面,为避免父亲受到法律的制裁,自己对警察不得不说谎,他知道父亲在经济萧条中求生活的不易,也怕说出实情给父亲和家庭带来的麻烦。可是,另一方面,哲夫又实在不能接受父亲的行为,父亲酒后驾车本是违法,而肇事后逃逸更是可耻。父子的情感和亲身遭遇的父亲身上的社会冷漠让哲夫的表现极为矛盾。(能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作答即可)

  5.【解析】选CE。A.“因为‘我’害怕小偷伤害妻子和儿子”错误,“我”内心恐惧是因为在半夜突然遇到了这种事情,在加上听到妻子的吼叫,一时间觉得很恐怖。B. “这说明小偷心理素质非常好,处变不惊”错误,由原文“(小偷)似乎对我不屑一顾”可见,小偷“不屑一顾”仅是“我”当时的主观想法而已,不能作为小偷心理素质好的事实依据。D.“要在儿子面前展现出一个刚强的父亲形象”于文无据。

  6.【解析】作答此题,要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进行思考。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活动的空间;渲染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答案】
①营造一种恐怖、神秘的气氛,使主人公“我”的形象更突出。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正是因为“房间里漆黑一片”,才导致“我”对小偷的行为一时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引出狂追小偷的情节。
③这也是作者精心布局的一条线索,它既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又使全文思路清晰。

  7.【解析】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要从全文入手,结合故事情节,抓住小说中对人物语言、行动等描写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等因素,提炼总结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从全文来看,小说主人公“我”的性格特点包括:
①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威胁,敢于正面迎战小偷。
②有担当:在危险面前,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全家人。
③理智、宽容:当“我”把小偷逼入绝境时,能作出“他既没伤妻儿又没伤我”的判断,下意识地留给了小偷一个逃生的机会。

  8.【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文本的故事情节,结合“我”在文本中的形象,从文章出发,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总结。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①父亲在子女面前要有意识地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做到以身示范。
②父亲要尽量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
③在孩子还处于担惊受怕的年龄时,父亲要给予孩子义不容辞的保护。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