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高考文科综合辅导 > 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抓分训练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网站地图

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抓分训练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5-04-23


湖北2015年高考历史抓分训练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抓分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史料(史实)、史论与史观。“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史观”是人们分析、认识、评论史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1911年10月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

  B.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清朝覆灭

  C.辛亥革命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D.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解析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这是对三民主义的评论,是史论,故选D项。A、B两项是史料(史实),排除;C项是近代化史观,排除。

  答案 D

  2.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纲领

  解析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金银铜铁锡煤”,说明是为了求富,发展资本主义,属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要求,故选C项。

  答案 C

  3.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相比旧三民主义的进步,据材料,其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故选C项。A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

  答案 C

  4.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解析 孙中山首次在《民报》发刊词中系统阐述民生主义。

  答案 C

  5.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其目的是(  )A.推动农工运动的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

  B.实现“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其田”

  C.达成“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

  D.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财源”

  解析 孙中山针对西方的贫富悬殊过于严重而提出民生主义,所以只有D项符合。

  答案 D

  6.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运动的参与者有:王公贵族、平民、商人、店员、农民、地主、工厂主、工人、教师、学生、残障人士等等。这场政治运动最可能属于什么性质(  )A.社会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族主义

  解析 从材料看,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人士,无论是健康人士还是残疾人士,他们都积极参加这一政治运动,这体现了民族意识,故选D。其他选项都不可能有如此的广泛参与。

  答案 D

  7.“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解析 关键信息是:“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知选A。

  答案 A

  8.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思想中的(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解析 民生主义主要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植树造林涉及到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答案 D

  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解析 根据所学,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A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故选C。

  答案 C

  10.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解析 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建立的是“天朝上国”,但两者都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项正确。由于阶级属性的差别,两者在前途、纲领、革命主体上有较大区别。

  答案 A

  11.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个人与革命指导思想的重大飞跃。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解析 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由此可排除A、C两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排除D项;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内容,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共的“新三民主义”,即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类似(  )A.反对帝国主义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普遍的平等的民权 D.民族平等

  解析 材料明确提到了民生问题,A、D两项属于民族主义内容,C项是民权主义内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四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解析 第(1)问,两则材料均从反面论证了不重视农业和不关注农民生活带来的损失,据此判断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民本思想”或“重农思想”等。然后依据所学唐太宗重视农民、轻徭薄赋等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内容,民生主义最初的内容是平均地权。材料三中提示的时间为1924年8月,可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此时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导致孙中山思想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联系当时的具体历史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中“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和“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等信息可知,西方国家确立福利制度的手段是加强立法。回答作用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的作风令人费解,因为他是个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在致力革命时,他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这是环境及其气质使然。外国人造成的恐惧,使他阻止与帝国主义直接对抗。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他反对鼓励阶级斗争,也不愿用暴力手段去消除本国的不公正根源。简言之,他宁愿谈判而不从事杀伐,求和解而不想进行旷日持久的斗争。这些品质使他看起来仿佛是唐·吉诃德式的而不是革命家式的奇怪人物,但更显出他是个纯粹的人。

  ——[美]史扶邻《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评析材料中有关孙中山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解析 把握试题要求“围绕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展开评论”,切忌脱离材料而只答自己观点。从材料标题可知,作者认为孙中山并非真正的革命家而仅仅是在形势所迫下而革命的。可以赞成作者观点亦可反对作者观点,或者从个性和当时形势两个角度评析。

  答案 概括出作者观点。如:作者认为由于环境和个性使然,孙中山不是个革命家,而只是个纯粹的人。

  考生观点要鲜明。如:上述观点是正确的。上述观点是错误的。(或说孙中山是革命家,应属长期以来的惯性结论。或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论证部分分三个层次给分。A能从一个角度运用史实说明观点。B能从两个以上角度运用史实说明观点。C能结合当时环境和孙中山的个性因素,从两个以上角度说明观点。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