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高考文科综合辅导 > 2013年湖北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网站地图

2013年湖北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2-12-04


湖北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

  第二单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一、秦朝

  (一)政治

  1.历史阶段特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中国家。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纷争局面,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2.千古一帝——秦始皇

  (1)主要功绩

  A.兼并六国,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B.政治制度创新: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行县制,颁行法律。

  C.经济文化措施:土地私有合法化(按亩纳税),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统一车轨。

  D.开疆拓土: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征伐岭南,修建灵渠,设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2)秦末暴政:修筑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沉重的赋税徭役;
轻罪重罚,严刑峻法;
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3)评价

  A 积极:统一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局面,开创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其最大历史贡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多项举措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政权巩固和国家统一。B 消极: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使秦朝二世而亡。

  总体评价: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

  (三)思想文化:法家思想治国;
焚书坑儒。

  二、两汉

  (一)政治

  1.历史阶段特征:

  继承发展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经济发展;
两汉开展积极主动的外交,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

  2.中央集权的巩固

  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中枢机构的变化:建立中朝。(中朝官:级别低、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经济

  1.农业

  A 生产工具:犁壁,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B 水利工程:漕渠、白渠等。

  2.手工业

  A 冶铁业:东汉

  B 丝织业:有“丝国”之称。

  C 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

  A 开通丝绸之路。(陆路和海路)

  B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盐铁等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三)思想文化

  1.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A 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渐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新的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A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代表作:《春秋繁露》

  B 主张:

  
①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②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强化皇权。同时君主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③ 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C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科技与文化

  (1)科技: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

  (2)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医学:

  A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B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望闻问切四诊法。

  (4)文学:汉赋——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A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B 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部由游牧生活转向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C 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D 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使民族矛盾激化;
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E 孝文帝的个人因素。

  (2)改革的措施

  A 前期的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建立各种新制度

  
① 均田制。

  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只准使用,不能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作用: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 三长制。

  内容:废除宗主督护制,建立基层政权,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作用: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 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

  B 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 移风易俗:

  
① 穿汉服。

  
② 讲汉话。

  
③ 改汉姓。

  
④ 通婚姻。

  
⑤ 改籍贯。

  ⑥ 行汉制。

  (3)改革的影响

  A 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B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C 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政治

  1.历史阶段特征:

  A 政治上:南北方的分裂和对峙是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政权更替频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 经济上:各民族之间经济交流加强,江南大规模开发,逐渐赶上北方。

  C 文化上:既反映出时代政治经济特征,又具有民族融合和外来文化影响的特征。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二)经济

  1.农业:大规模开发江南地区,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缩小了南北方经济的差距。

  2.手工业:

  A 冶铁业:灌钢法。

  B 制瓷业:南北朝时烧制出白瓷。

  (三)思想文化

  1.思想: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兴盛发展。传统儒家思想面临挑战。

  2.农学:

  贾思勰(xié),北朝,《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总结了北方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3.书法艺术:

  A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B 王羲之,东晋,“书圣”,行书,《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4、绘画艺术:

  顾恺之,“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代表作:《女史箴(zhēn)图》等。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