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项检测:细胞的代谢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生物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1.如图甲表示某种酶催化相应反应物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的催化速率与反应物量的关系;图丙表示该酶催化反应物水解过程中,pH、温度与反应物的剩余量的关系,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甲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酶( √ )
(2)图乙中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酶的数量,故该实验中“酶的量”是无关变( √ )
(3)图乙中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 ℃,f点都将下移( √ )
(4)若题干是描述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的水解过程中的相关变化,则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 )
(5)若将pH调整为9,在丙图中的曲线一定为Ⅰ( × )
(6)丙图中,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
(7)丙图中,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 )
(8)丙图中,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 )
2.细胞内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判断下列叙述:
(1)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
①和
③或过程
①和
④( √ )
(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
①和
②( × )
(3)动物细胞内,过程
②比过程
①释放的能量多( √ )
(4)乳酸菌细胞内,过程
①产生[H],过程
③消耗[H],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无[H]积累( √ )
(5)真核细胞中过程
①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
(6)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图示过程
①和
④,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因为酒精是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 )
(7)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图示中
①
②( × )
3.在外界环境条件恒定时,用如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实验开始时同时关闭两装置活塞,在25 ℃环境条件下经过20 min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判断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1)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 √ )
(2)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的体积( × )
(3)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 )
(4)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
4.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甲、乙、丙、丁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甲浓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 )
(2)甲浓度下最适于贮藏该器官( × )
(3)乙浓度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
(4)丙浓度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 )
(5)丁浓度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
(6)丁浓度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
(7)丁浓度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 )
5.如图Ⅰ表示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的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Ⅱ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该叶肉细胞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图Ⅰ甲中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水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 × )
(2)图Ⅰ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 )
(3)图Ⅰ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 )
(4)图Ⅱ中A、B物质的动态变化发生的场所和图Ⅰ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相同( √ )
(5)图Ⅱ中物质A为C5化合物,B为C3化合物( × )
(6)图Ⅱ中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 )
(7)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 × )
(8)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低( √ )
6.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示意图。图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由甲图可知,在温度为30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 √ )
(2)由图甲可知,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只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 )
(3)若已知乙图是在30 ℃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如果温度改变为45 ℃,图中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 )
(4)乙图中当缺O2时a点下降;缺Mg时b点右移;如果从c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d点向下方移动( √ )
(5)乙图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 )
(6)乙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和温度等,可以通过适当增加CO2浓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
(7)乙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丙图中的m4( × )
(8)在乙图中a、b、e、f任意一点,丙图中都有m1=n1>0,m2=n2>0( × )
(9)在图甲中的40 ℃和图乙中的b点时,丙图中有m1=n1=m4=n4( √ )
7.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判断相关叙述:
(1)图甲中的b点对应图乙中的B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
①( √ )
(2)到达图甲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对应图乙中的D点,而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
④( × )
(3)图乙中的H点对应图甲中的g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 × )
(4)有机物开始合成至合成终止分别对应图甲中的d→h段、图乙中的D→H段,图丙中B′→I′段( × )
(5)图丙中的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H]和ATP,C3不能还原成C5( √ )
(6)图丙中的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 )
(7)图丙中的C′D′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上午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 √ )
(8)F′G′段C3化合物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气孔闭合程度加大,缺少CO2,CO2固定受阻,而原有C3化合物不断被消耗( √ )
(9)经过这一昼夜之后,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 )
8.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处。请判断: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8 mL/h( √ )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30 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需向左调节( × )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 ℃、无光条件下,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0.5 mL/h( × )
(4)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 )(5)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容量仍维持在0.6 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说明:在上述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而是温度 ( √ )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