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主要面向我国的电力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文法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在保定、北京两地办学。华北电力大学位于北京德胜门外朱辛庄,傍依八达岭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紧邻中关村高科技开发区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校园环境幽雅,建筑别致,空气清新。
华北电力大学设有十院一部一中心,分别为工商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网络与信息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29个,2003年我校被批准增设MBA学位点,普通本科教育专业及方向3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个。此外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兼有成人教育和高等函授教育,并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学校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建设完备,实验条件良好。
华北电力大学在校生12334人,其中博士136人,硕士研究生1242人,第二学士学位生84人,普教本(专科)科生7282人,成教在校学生3545人,外国留学生45人。
学校已经顺利通过了“211工程”“九五”建设项目的验收,学校目前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理论电工、工业自动化、技术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六个部级重点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电力系统智能保护与控制、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电磁兼容等五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拥有一支以博士后、博士和硕士为主的素质优良、业务水平精湛的教职工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35人,教授占教师总数的16%、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29%。教师队伍中有电力系统和微机保护学科建设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杨奇逊教授,我国热能工程学科领域、工程材料和工程学科领域著名的专家黄其励和陈蕴博院士,有享誉我国电力行业的博士生导师杨以涵教授、宋之平教授、贺仁睦教授等,有以"茅以升科技奖"与全国百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张振华教授为代表的中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师,还有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教师及青年教师奖"的获奖者邱启荣博士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人才。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采用先进的模数式建筑结构,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可藏书百万余册,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现代化的阅览环境。
华北电力大学多年来坚持贯彻教学、科研、校产三结合的方针,先后承接了600多项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其中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经费以每年29﹪的速度递增。先后实施技术转让十几项,数十家企业已将其转化为产品生产销售,年产值总额多达5.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在70﹪以上,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成果连续获奖,仅获国家级和部级奖项的就达50多项,其中“微机高压线路保护装置”曾荣获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两度获得北京国家博览会金奖;
“计算机监控中频感应局部加热液压推弯式弯管机床” 曾荣获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电力企业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校董事会,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为主席单位,为学校的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华北电力大学先后获得"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全国首家网络文明绿色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设有三好学生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学金及"四方"、"融商"、"华电电站装备"等企业集团资助的奖学金。
学校与英、美、法、俄、日、加、澳及港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公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科研项目合作研究、新产品开发、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同时,积极选派教师跨出国门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为使我校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新世纪,学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目的,致力于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取得一批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造就一批站在世界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骨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努力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电力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力争在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型、多科性、国际化的全国重点大学。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