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饮食注意什么
在实行应试教育的状况下,学生们为了考出理想的成绩,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初考”、“中考”及“高考”(俗称“三考”),家长们紧张地为考生进行着“考前准备”,但也只能在饮食上当好“后勤”而已。于是,有的买了大堆“补品”,希望子女吃得好一点,能够考出好成绩。但是对于学生应当怎样合理补充营养,家长们往往心中无数。其实,家长们可以通过科学安排考生膳食来完成这种“补”。根据“大脑”需要的营养成分,选取益智食品。因为学生迎考阶段历时较长,所以要提倡把健康饮食升华为健康美食,从而激发孩子们的食欲,通过饮食增强体质,使“食养”成为迎考的要素之一。
早餐虽小,不容忽视
血糖是人的大脑直接应用的能量。高三学生目前正处在大量用脑的复习、备考期间,假如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上午第三、四节课时体内的血糖水平就会下降,不但会产生饥饿感,反应也会随之变得迟钝。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习效率,身体状态也会逐渐走下坡路。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早餐的作用,有条件的要尽量安排孩子在家吃完早餐再去上学。其实一顿简单的早饭并不会耽误太长时间,养成按时吃早餐的好习惯,会对孩子的身体成长更有益处。
晚餐吃多,不如吃好
由于时间相对充裕,晚餐会成为绝大多数家庭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餐。很多考生父母会使出浑身解数,变着花样给孩子改善伙食,于是大鱼大肉便会经常出现在晚餐中。虽说丰盛,但从营养角度看,晚餐摄入过多蛋白质等高热量食物并不科学。营养专家建议,一份营养晚餐中营养素的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而有益于生长发育的种类应多一些。所以,晚餐吃得好比吃得多更重要。
体力、脑力消耗大是高三生的一大特点。因此,晚餐制作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和充足,在食材的选择上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父母不妨选择鱼肉、鸡肉、猪瘦肉、鸡蛋、豆制品搭配各种蔬菜为孩子制作餐食。此外,天气逐渐转凉,父母要根据气候变化,适时为孩子科学地安排好晚餐。经过一天紧张学习后,孩子体内的热量会大幅下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难免由冷生饿,所以晚餐一定要尽量准时开饭,餐食要避免寒凉,最好能起到驱寒生暖的效果。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