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一、会计报表的作用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情况说明文件。
会计报表的作用在于:
1. 为投资者充分了解各单位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2. 为各单位的债权人,提供该单位的资金运转情况,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信息资料。
3. 为各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群众进行的一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4. 为财政、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单位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各项信息资料。
5. 为审计机关检查、监督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一)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分类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财务成果的报表和反映费用、成本的报表三种:
1. 分类反映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1) 总括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例如“资产负债表”。
2)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营运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例如财务状况变动表。
2. 反映企业收入及财务成果的会计报表
1)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入的取得,利润的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例如损益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2) 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实现利润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例如利润分配表。
3. 反映费用支出和成本情况的会计的报表
1)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期间费用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例如期间费用表。
2)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造费用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例如制造费用表。
3)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会计表到,例如商品产品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
(二)会计报表按照报告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两类:
对外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及损益的两张附表和报表附注。
对内会计报表主要有:“期间费用表”、“制造费用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等等。
(三)会计报表按照编报会计主体的编制不同,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两类:
个别会计报表是指,只反映对外投资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包括对外和对内的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当其投资总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的50%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企业与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将其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的数字合并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四)会计报表按照编制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月份会计报表。
1. 年度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等。
2. 季度会计报表一般包括:“主要产品成本报表”等等。
3. 月份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主要会计报表。
(五)会计报表按照编制的单位不同,要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单位会计报表是指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用以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费用支出及成本完成情况。在这里要注意以个别会计报表的区别。
汇总会计报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将其所属各基层经济单位的会计报表,与其本身的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用以反映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 内容完整
2. 数字真实
3. 计算正确
4. 编报及时
第二节 财务状况报表
财务状况报表:是指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和变动原因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以“资产=负债+所有的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为基础的。
资产负债表的具体作用如下:
1. 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的情况,经营者具体可以分析企业资产分布是否合理。
2. 资产负债表总括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3.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作出相应的决策。
4. 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最近结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以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格式。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是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项目。右方列是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 直接填列法:是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数的方法。直接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例如:“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应付利润”、“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等。
2. 分析计算填列发:是将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以后填列期末数的方法。具体包括:(1)根据若干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比如“货币资金”、“存货”等项目的填列。(2)根据若干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比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的填列。
第三节 财务成果报表
一、损益表
损益表,也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一)损益表的作用
损益表可以提供的信息:
1.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2.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费用和支出;
3. 其他业务利润;
4. 全部收入与支出相抵后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总额。
损益表的作用:通过损益表可以了解企业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据以分析、考核企业经营目标及利润计划的招待结果,分析企业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通过损益表其他有关资料可以分析、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利能力,预测企业在未来期间的盈利趋势。
(二)损益表的结构
损益表一般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损益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第一步: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三)损益表的编制方法(略,需掌握)
二、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损益表的附表,是用来反映企业所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会计报表,是年报表。
(一)利润分配表的作用
可提供的信息:(1)企业可供分配利润的来源;(2)企业利润分配的具体情况;(3)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情况。
作用: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所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由于我国利润的流向较多,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有利于检查企业利润分配的合法、合理性;有利于监督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正确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从而掌握企业的发展后劲,也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投资或贷出款项的信息资料。
(二)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详见P299~302)
第四节 财务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一、财务指标的作用
二、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重点)
财务评价指标可分为五大类:收益比率、资本结构比率、流动比率、周转比率和社会贡献积累比率。
(一)收益比率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 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100%
每百元销售收入可获得的利润额,销售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2.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总资产平均占用额×100%
总资产平均占用额=(年初总资产占用额+年末总资产占用额)÷2
每百元资产占用可获得的利润额,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运用获利能力强。
3. 资本收益率=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每百元主权资产可获利润额。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主权资本的活力水平越高。
4. 资本保值增值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100%
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说明所有者权益期末比期初有所增加,如若小于100%,则意味着所有者权益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