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第四章
自考“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第四章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人们在生产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怎样发展的?
(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发生劳动联系和劳动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和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联系和劳动交换也越来越发展。
(2)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史上,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与劳动交换方式,可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交换经济三种。
(3)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大体上是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再发展到产品交换经济。
2、自然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有什么特点?
自然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它具有如下的特征:
(1)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紧密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3)再次,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3、商品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有什么特点?
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商品经济是不以自然地域和经济单位为界限的开放式经济。
第三,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第四,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形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产品交换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有什么特点?
对比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产品交换经济这种劳动的经济联系形式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产品交换经济是以旧的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的消灭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相适应。
(2)产品交换经济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满足全社会成员的按需分配需要。
(3)产品交换经济中的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产品交换。
5、商品经济产生的和存在的条件,或原因是什么?
(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各个生产者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使得生产者之间或经济单位之间,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从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
(2)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决定了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各个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产品,即根据产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必然表现为商品。
6、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互矛盾的。
(1)两者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2)两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其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们的相互关系是:
(1)二者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二者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表现得更充分、更发展,因而是历史范畴。
8、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1)商品的价值形成因素是多种的,最基本的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2)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和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9、为什么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而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只能转移其原有的旧价值。所以,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所生产商品中的价值,而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原有价值。
(2)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
(3)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
10、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1)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2)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因此,要把复杂劳动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3)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11、价值的形成与价值有创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和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2)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的抽象劳动新增加到所生产商品中的价值,不包括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原有价值。
(3)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的联系在于,生产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形成商品价值的重要部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既有活劳动,又有物化劳动,而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只有活劳动。
12、简述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2)一般而言,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3、商品和价值为什么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商品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不同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商品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每个生产者的商品的价值量,不仅取决于自己利用生产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状况,而且取决于同一生产部门内部所有商品生产者利用生产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状况。
(2)价值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第一,价值反映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价值也反映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同生产部门生产不同的商品,其具体劳动是不同的,劳动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
1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5、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什么?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是:
(1)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并不一定在数量上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16、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价值形式的发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
182023-03湖北自考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必背重点(下)湖北自考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必背重点(下)
-
182023-03湖北自考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必背重点(上)湖北自考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必背重点(上)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7)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7)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6)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6)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5)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5)
-
022023-03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4)湖北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4)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