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资料第四章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资料第四章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论点的含义
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论据的含义
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它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作为新闻评论,其思想、观点、论断的提出,唯有当它被有力而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使人信服。)
论证的含义
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论证的过程,实质上正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也即积极思维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论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两个方面。证实,即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自己的论点;证伪则之相反,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对立面的谬误论点。两个方面常常交叉运用共存于同一的论述过程之中。
论据的种类与运用
种类: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统计数字不是具体而是概括的事实,也不是单个的事例而是事实的总和。恰当的运用数据进行论证,有助于增强评论的说服力。
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已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
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运用论据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
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
首先要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的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在构思阶段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因此材料越充分越全面,所形成的论点才能更加准确、鲜明。表述阶段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
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有助于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增强说服力。
1、例证法(以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2、引证法(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来证明某个具体论点的正确);3、反证法(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即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
虚和实的内涵
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
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虚和实结合的实质(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呢?)
新闻评论宏观上可分为务虚和务实两类,但实际上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要虚实结合。从本质上看,虚实结合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作出分析。在论述理论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虚实结合的重要性
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于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怎样使新闻评论做到虚实结合
从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和务实性言论的虚实结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说明。
1、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务虚性言论,指的是有关理论、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想型评论。写作这一类型的评论容易出现一般化、概念化的通病。在操作时运用以虚带实和寓虚于实的方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
以虚带实,是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联系实际问题或思想矛盾讲清道理,以推动实际矛盾的解决;也指善用事实材料印证和发挥理论观点。
寓虚于实,不是通常所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多用于一些杂文和小言论的写作。
破立结合的含义
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述中的重要意义
写评论既要说理,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片面认识,反对与之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或倾向;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能从事实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破立结合的论述方式
一是从正面立论的评论,则需立中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它错在哪里。
二是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也就是在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批评、揭露或论辩的同时,还需指明正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怎样去做。唯有掌握破立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善于进行论辩,对于增强新闻评论的说服力,是十分重要的。
生动的含义
生动风趣的表述,形象的思维以及具体形象的文字等。
严肃和生动结合对改进评论文风的重要性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说性的文体,它论述的对象多半涉及时事、政治、政策、路线,它的任务主要在于阐述政策、解惑示趋、引导舆论,它论述的道理理论性、思想性和政策性都比较强,它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又常常偏重于逻辑思维;因此它属于相对严肃的报章文体。作为严肃的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因此它在论述时就特别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严肃和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依托评论价值较高的新鲜事实、典型论据或偏颇的观点,并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论据、铺垫或对比物,并在提示事物的矛盾中提出和分析问题,这种表述方式符合读者的认识和思维规律,有助于引人入胜。)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分析一篇言论,指出它严肃和生动结合得怎样。
据事议理的含义
摆事实讲道理
事实材料所包含内容
包括综合新闻性事实、具体新闻性的典型事例、史实性材料以及知识性材料等。
选用事实材料的要求和用途
它们的共同要求,一是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人和事,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二是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三是能够启发人们思考或引发人们兴趣。
实践表明,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正是使评论具有说服力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大凡两者结合得好,就有说服力;反之,两都结合的不好甚至割裂开来,那就势必削弱以至丧失说服力。
据事议理的具体功能
理从事出,虚实结合,使评论文章增添理论色彩,避免空泛议论或就事论事。
学习据事议理操作方法的宗旨是为了让事实与道理、新闻和议论相互结合起来,增强说理的新闻性和说服力。
据事议理的有效操作方法有三种:
1、依托式配合法:指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进行说理论述,这是新闻评论常用的方法。就是依据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闻事实作为现成的立论和说理的由头和论据,据此进行说理分析,讲清道理,或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或分析事实的原因和本质,或提示事物发展的趋势提出建议和希望,从而深化报道思想,增强思想性和引导功能。
2、输入式融合法:直接输入作者本人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事实材料于新闻评论之中,并以此为由头和论据,从中引发议论,进而印证和说明论点。在专栏小言论时最为常见,增强了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强化言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夹叙夹议是一种事理糅合的说理艺术。它是上述融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延伸和多层次展现。它不止在文章中完成一次性的融合使命就达到事理结合的目标,而是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从而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充分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
运用依托或配合法写作一篇短评
运用输入式融合法写作一篇专栏小言论
比较分析的含义
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
比较分析的方法
纵横比较法、对比法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汇总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汇总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十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十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九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九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八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八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七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七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六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六章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