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编复习笔记2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编复习笔记2
第四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识记:杜甫的生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后人称为杜工部。出身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34岁前在读书和漫游中度过。后来困居长安十年,穷困潦倒。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一身病痛。
理解:杜甫诗《望岳》(岱宗夫如何)、《春望》和《登岳阳楼》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感。
《望岳》具有昂扬的情调和自信,心胸开阔,气魄雄伟,不亚于李白。
《春望》国恨家愁,使诗人的头发都白了。
《登岳阳楼》杜甫此时已一身病痛,自身难保,可他惦念的却是京师关山北面的边防吃紧,为国家的安危流泪。
简单运用:杜甫的思想主流为儒家,兼及道教、佛教的影响,虽具有佛、道思想,但只是暂时的,儒教才是影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来源。
杜甫身上有较浓厚的儒家“忠君”思想,对社稷和人民的最终关切,是他“忠君”的核心内容。杜甫的思想受儒家影响较大,但他与道教、佛教中人也多有来往,未限于一宗一派。作为“诗圣”,杜甫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是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良知”。杜甫不仅做了动荡时代苦难人生的代言人,而且以贴近现实有血有泪的动地歌吟,呈露出仁者襟怀,由此形成的杜诗风格的大、重、拙,是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诗意所在。
第二节 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
识记:杜甫对新题乐府的创立。
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其乐府古体诗,将“歌”与“行”在表现职能上分开来,效法汉魏古乐府取题的用意,以“行”诗写时事,自立新题,另外独创格调。
理解:杜甫以时事入诗及其乐府诗《兵车行》。
杜甫的乐府诗,以“行”诗写时事。如《兵车行》直接针砭时弊。在写法上,先摹写送别惨状,是纪事,再写征夫的诉苦,是纪言,采用的是一种客观的纪实描写。叙述者的立场完全站在人民一边,虽不敢申恨,实则无一语不饱含怨恨。
简单运用: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及其多方面的表现,杜诗写实的特点。
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确实是杜诗很突出的特点,在他创作的新题乐府和古体诗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写实手法的表现和特点有:一、杜甫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二、杜甫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具有令人为之神动心摇的感染力。三、藉记事以抒情,将记事和叙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杜诗具有“诗史”的性质。四、以叙事写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
细微而真实;用纪行方式写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有尖锐细密的观察力,用惊人的写实手法表现所目睹的一切。
第三节 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
1.识记:杜甫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
简单运用:杜诗的时代特征,杜诗的老成。
①杜诗的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
杜诗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
②杜诗的潜气内转和波澜老成。
杜甫进入中年后生活困苦,可他极有骨气,郁积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又强咽下去,心中的情感的回环往复,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
理解:杜诗《登楼》、《秋兴八首》(其一、其四、其七、其八)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登楼》依然是“万方多难”,依然是花伤人心,“沉郁”也就是必然了。
《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这组诗是杜甫思念长安之作,共八首,但如一首。所表达的意思在第一首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已概括了。
二、这组诗一次又一次的忆长安、伤沦落,反反复复,欲吞还吐,沉郁回环,沉郁悲慨,极尽顿挫之致。
三、这组诗有如多重乐章组成的大型抒情曲,以家国的兴衰为主题,以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忧念长安的悲怆心情为基调。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基调的凝重感情,互相支撑,构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有开有阖,有抑扬顿挫,更突出地表现了基调的主题。
简单运用:杜甫五律《春夜喜雨》、七律《登高》、七绝《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其七)及杜甫的律诗成就。
杜甫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艺术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对五律的把握非常纯熟,韵律精细,诗境浑成多变。如《春夜喜雨》是杜诗五律的代表作,格律严格,对仗工整,浑融流转、情韵优美,无丝毫用力的痕迹。
二、杜甫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其七律创作超过前人总和,并自创“连章体”七律组诗及“拗体”七律。
1.七律至杜,境界始大,感慨始深。如《登高》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七律,八句皆对而一气贯注,悲怆而不消沉,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一气盘旋、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被后人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2.手法巧妙,格律运用已致化境。如七律联章组诗《秋兴八首》,于艺术上已达登峰造极之境。
3.就律体的变格创为拗体。能律则律,当拗则拗。
三、拗体在七绝中出现较多,入蜀后的绝句多为描写当地风景和风俗人情的组诗。如《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其七)声调不那么悠扬,但章法、句法多变,刻画细致,能曲折达意,且受民歌影响,更多的杂有当时流行的口语。
四、杜甫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严守格律而多变化。他的绝句多连章体和拗体,声调拗峭、笔墨质实,且多着议论。他的律体的长处是,让诗的形式之律动与诗人的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由此焕发出诗美来。
综合运用: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主要表示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后来,当他经历了干戈离乱、艰难困苦,创作日趋成熟后,“沉郁顿挫”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可真正作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
一、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杜甫诗歌,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如《登楼》,诗风沉郁。这种沉郁风格是时代心理在杜诗中的反映。
二、潜气内转和波澜老成:中年以后,由于生活的折磨,使原本生气勃勃的诗人变得沉郁了。但他是一个极有骨气的人,郁积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一口气强咽下去,心中的情感回环往复,流露在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杰出的代表作《秋兴八首》,一次一次的忆长安、感盛衰和伤沦落,沉郁回环,悲慨深沉,极顿挫之致。
第四节 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
1.识记:杜诗集大成。
简单运用:杜诗集大成所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
1)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
2)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3)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语不惊人死不休。
2.识记: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
3.识记:杜甫诗歌兼备众体。
4.识记: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综合运用:杜诗集大成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
一、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杜诗的叙事和写实,受到《诗经》的雅诗和汉乐府的影响,其爱国忧民、坚持正义的精神,又是对屈原《离骚》的继承。在五言古诗上又受到王粲、曹植、陶渊明等人的影响,又向齐梁优秀诗人学习。他主张力崇古调,兼取新声,能兼取众人之长。
二、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擅长各种诗体,并能推陈出新。最拿手的七言律变体犹多。杜诗除了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还有萧散自然、平淡简易和含蓄委婉等诸多变化。
三、功力深厚,自铸伟辞。广泛学习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自铸伟辞。杜诗的句法变化和练字的精当,相当惊人。
第五章 大历诗坛
1.识记: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期的过渡诗歌风格。
2.识记:大历诗歌的艺术特征。
失去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少量作品存留盛唐余韵,但大量作品表现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露中唐面目。
第一节 韦应物与刘长卿
1.识记:韦应物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
2.识记:韦应物的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
理解:韦应物诗《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涧》表现的意境,及其在田园诗风格转变上的创作实践。
《寄全椒山道士》情谊深厚的真挚情感,出之与心平气和的恬淡之语,诗境明净雅洁而意味深长。
《滁州西涧》以极简洁的景物描写,传神地写出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古淡清腴,悠然意远,但有一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表现出某种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与其他大历诗人的创作相同。在田园诗风格转变上的创作实践:韦应物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善于通过清淡幽美的山水意象,传达寂寞幽独和恬淡自适的意绪,形成高雅明净、澄淡精致的独特风格。
①他的山水诗古淡矫俗,在淡化意象、寻求空灵韵味等方面,发展了王、孟诗派的表现艺术,将盛唐山水诗的空静之美进一步引向萧散淡冷,反映大历以致中晚唐一种相当普遍的审美倾向。
②他的田园诗有正视现实的新趋向,可以看作田园诗主旨致中唐开始大变前的一个信号。
③将谢朓郡斋诗的表现方式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味相结合,为田园诗增添了一种新的境界。
1.识记:刘长卿的人生心态。
长期的悒郁寡欢,使其诗于冷落寂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汇总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汇总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十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十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九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九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八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八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七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七章
-
252023-03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六章湖北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考试大纲:第六章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