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实验心理学》听课笔记(二)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当观察条件,即远端刺激(外界物体)和近端刺激(投射在感受器上映像或能量)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1、大小知觉恒常性;
2、明度和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即需要让观察者看到背景色,他才能把覆盖在对象上的背景色排除掉,而知觉到对象本来的颜色,不然就会产生颜色混合的结果。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艾宾浩斯的工作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制了两个工具:第一是无意义章节。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艾宾浩斯研究了记忆的如下一些问题:
一、音节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
二、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学习速度的增加;
三、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初学的次数与重学节省的时间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诵读的次数越多,重学时需要的努力越少。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增加诵读次数的效果就递减了。
四、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学习后开始遗忘的很快,约一天后遗忘速度放慢,间隔越长,遗忘渐慢。
除了上述几个问题,艾宾浩斯还研究了重复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影响,睡眠对记忆保持的影响,等等。
第二节 两种过程的记忆理论及其研究途径P172
两种过程指①短时记忆过程②长时记忆过程。
一、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在感觉记忆中,心理学家研究得最多的是视觉形象的贮存(斯波灵的刺激卡片,视觉形象的贮存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会飞快的消失—在说出4个字母之后就消失了)与听觉回声的贮存(听觉的感觉记忆以回声贮存的形式存在,保持时间约为3-4秒)。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不可能贮存很多信息,7加减2,也就是5—9个项目是短时记忆所能容纳的,通常认为这也就是记忆广度。
小单位(单字)联合成较大的单位(双音合成的词)的过程叫组块,较大的单位就叫做“块”。通过组块的方式可以把较多的材料组织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记忆的容量。
2、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
许多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声音的形式贮存的。
3、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对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为什么会遗忘的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退,时间是遗忘的原因;另一种认为遗忘是干扰造成的,新进入的信息使刚才记住的信息强度减弱,因而导致遗忘。
研究短时记忆遗忘的著名实验:
(1)彼得森的实验
简答题十五、对彼得森的短时记忆遗忘的实验进行叙述?
答:彼得森的实验是这样的:首先让被试听3个字母(例如ZTD),立即又听一个数目字(例如167),被试马上重复167后必须尽快地心算167减3,并大声报告结果,即尽快报告164、161、158……,一直到某个规定的时间为止。然后,要求被试再现ZTD.这样的实验程序重复多遍,每遍使用的字母不同,间隔时间也可以变换。[彼得森实验中让被试某一数目连续减3,目的在于防止被试背诵字母。这样,彼得森的实验就近似一种理想的实验,有时间因素但没有干扰(被试除了连续减3之外不干别的事,而连续减3不干扰刚才记住的字母)]
比如让你的同学当被试,在一张卡片上写三个无意义字母,如WPE:卡片背面写三位数字,如457.给你的同学看一眼字母串,然后翻转卡片,让他快速地从457减3,一直进行10秒,然后让他再现字母串。再换一张卡片,改变字母串和卡片背面的数目字,方法相同,只是把算减3算术题的时间改变了,比如15秒。照这样可以多做几次。
彼得森实验的结果,在间隔时间从3秒到18秒,被试正确再现字母的百分比大大下降。实验结果支持了遗忘是时间造成的观点,因为连续减3以后间隔时间愈长遗忘越多。
(2)凯佩尔等人的实验
凯佩尔等人认为,彼得森的实验没有排除干扰因素(被试不能再现ZTD这个字母串,原因在于他已经再现过CXP,GQN,HJL等字母串,当他想要再现ZTD时,上述的字母串就起了干扰作用)。
凯佩尔等人的实验证明再现依赖于以前测验过的项目数。这项实验有利于证明干扰是造成遗忘的原因。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研究方法
(1)自由回忆法
(2)对偶联合法
(3)再认法,(再认法是把已学习过的项目与未学习过的项目,按随机方式混合起来,逐个呈现给被试,或整个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指出哪些是已经学习过的。如果把已学过的叫“旧项目”;未学过的叫“新项目”,那么,)计算保存量的公式如下:
保存量=认对旧项目的百分数-认错新项目的百分数
(4)重学法
重学法即艾宾浩斯创造的节省法。计算公式如下:
节省的%=100×(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重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
(5)知觉辨认
(让被试学习一系列的单字后,把学过的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起来,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字。结果是学习过的单字比未学习过的单字,正确辨认的百分比高。)
2、长时记忆的遗忘
干扰是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干扰有两类: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实验设计题四、设计实验证明是否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答:对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主要用对偶联合的字表来进行实验研究。设A-B与A-C是两对字表,有关的实验设计如下:
前摄抑制
实验组学习A-B学习A-C时间间隔测验A-C
控制组学习A-C时间间隔测验A-C
倒摄抑制
实验组学习A-B学习A-C时间间隔测验A-B
控制组学习A-B时间间隔测验A-B
在检查前摄抑制的实验中,控制组除不学习A-B以外,其他程序同实验组(控制变量:两组被试的学习能力等个人条件相同、学习的遍数相同、学习的项目相同、学习的环境相同)。前摄抑制指的就是实验组学习A-B字表对A-C字表保持的干扰。
在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中,控制组除不学习A-C以外,其他程序同实验组(控制变量:两组被试的学习能力等个人条件相同、学习的遍数相同、学习的项目相同、学习的环境相同)。后摄抑制指的就是实验组学习A-C字表对A-B字表保持的干扰。
倒摄抑制的研究中发现,识记材料(类似于A-B)和插入材料(类似于A-C)相似,比不相似时有较大的干扰。
中国心理学家程迺(a的三声)颐对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实验及结果如下:
表1程迺颐实验中相似材料的安排
相似程度音节的具体安排举例
原来材料插入材料
全不相似无相同成分CEDYOF
初级相似一个字母相同TAYBUY
高级相似两个字母相同NOHNOQ
表2材料的相似程度对倒摄抑制的影响
被试分组实验材料原来材料保存量%倒摄抑制效果%
控制组无插入材料34.58-
试验组(C)全不相似16.720.51
(B)初级相似9.730.72
(A)高级相似19.280.44
由此可见,材料相似程度高时,插入材料对原有材料的干扰较小,随着材料相似程度变小,干扰作用达到最大。当插入材料与原有材料全不相似时,干扰作用又变小了。
3、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设计题五、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如何做实验来证明?
答: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做系列位置效应。
要用自由回忆的方法进行实验,以绘制一条系列位置效应曲线,证明系列位置效应,应该这样做:
1、自变量是项目的位置,包括15个水平;
2、因变量是每个序列记住的人数的百分比;
3、额外变量包括题目的难度、环境的因素等;
4、做法:设计15个项目,而且这15个项目的难度是一样的,例如单字的笔画一样多,单字出现的频率也一样。这样,我们就有了从1到15个项目的系列位置。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这15个项目,然后让他们作自由回忆。把再现的成绩按系列位置登记,以项目的系列位置为横坐标,以再现的正确率为纵坐标作图,就可以绘制出系列位置曲线了。
5、结论:实验结果说明,记忆的效果与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得很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的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
简答题十六、为什么说系列位置效应曲线是两种过程记忆理论(长时、短时记忆)的强有力支持?
答:按照两种过程记忆理论的解释,曲线末端几个项目之所以再现好,是因为这几个项目仍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当然容易提取。曲线首端几个项目记得好,则是因为这个项目已由短时记忆传递到长时记忆中了。
30秒延缓再现的曲线证明了上述这种说法。在被试学完字单后不立即再现,而是延缓30秒以后再现,结果,由于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在30秒内已消失,所以曲线末端变平,字单的最后几个项目再现较差;但是,由于最初学习的几个项目,即在开头的系列位置的单字,已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所以曲线首端不受影响,再现仍很好。换句话说,延缓只影响短时记忆而不影响长时记忆,可见,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记忆。
第三节 加工层次的记忆理论及其研究途径P188
加工层次理论的两个重要的论点:
1、记忆的久暂不取决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
2、记忆依赖于提取(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住的信息来决定。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第四节 记忆中的组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
112023-0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汇总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汇总
-
112023-0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5)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5)
-
112023-0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4)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4)
-
112023-0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3)
-
112023-0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2)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2)
-
112023-03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1)湖北自考《运输保险》精选习题及答案(1)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 -
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 -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