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笔记5
第十一章行政信息
第一节信息与行政信息
1、信息: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变化及其特征的反映,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表征。
特征:1)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性。
2)信息的广泛性。
3)信息的可转换性。
4)信息的可传递性。
5)信息的时效性。
6)信息的共享性。
作用:1)信息是社会系统进行有组织活动的纽带(或粘合剂)。
2)信息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
1))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2))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信息。
3))信息产业与物质产业一样是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3)信息是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2、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与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
1)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的客观描述。
2)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
3)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和规律的真实反映。
3、行政信息的基本特征:
1)行政信息的权威性:1))行政信息是由法定的作者形成的。
2))行政信息内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3))行政信息流通传递渠道的正规性。
2)行政信息的实效性:1))行政信息记述内容的实效性。
2))传递过程的时效性。
第二节行政信息系统
1、行政信息系统:是由信息点、信息工作队伍、信息工作机构、信息传输手段、信息工作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信息收集、加工、存贮、传递功能的有机整体。
2、构成要素:1)信息点:分为基本信息点和特殊信息点。
确定特殊信息点,要求:要有代表性、要突出重点、要突出一个新字、要考虑全面性。
2)信息工作机构:
3)信息工作队伍:
4)传输手段:
5)工作制度:
3、基本特征:层次性、严密性、独立性、整体性、技术性。
4、基本功能:开发功能、处理功能、反馈功能、传输功能。
5、作用:1)行政信息系统是行政信息源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
2)建立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行政信息的加工处理效率。
3)政府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6、政府信息网络化应注意:1)信息的开放、开发和政府信息安全保护问题。
2)信息的开放与文化保护问题。
3)政府信息网络化与信息利用的“全民性”问题。
第三节行政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行政信息加工处理的要求:全面、准确、及时。
2、程序:1)信息的收集:
要求:1))信息收集范围要广、内容要全面。
2))收集信息要有敏锐性,要能够及时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苗头性和倾向性的信息。
3))收集的信息要具有新颖性。
方法:1))直接收集2))间接收集。
应注意:1))培养政策的敏锐性和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
2))注意围绕一定时期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部门的主要任务来有重点的收集信息。
3))根据领导的决策和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
2)信息的筛选和鉴别:
要求:真实、适用、简明。
行政信息鉴别的方法: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
3)信息分类:
4)信息的编辑加工:
要求:真实准确、适用对路、审慎负责。
方法:比较法、概括法、提炼法。
5)行政信息的传递:
特点:层次性、针对性、相对的封闭和一定的保密性。
要求:1))建立清晰明确的传递通道。
2))选择合适的传递方式。
3))采用快捷和高效的传递设备,提高行政信息的传递效率。
6)行政信息的反馈:
第十二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行政监督及其作用
1、行政监督: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察。
特点: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2、行政监督的作用:1)对于行政系统的作用:可以减少行政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违法现象,有助于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2)对于社会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历史上的行政监督制度与理论
1、我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有五个特点:
1)官吏监察问题受到各朝各代的普遍重视,监察制度与考核制度相配合,构成了较完整的官吏管理制度。
2)讲求监察机构设置技术,赋予监察机构以特殊地位和权力。
3)注重监察官员的任职条件和程序,一些朝代对此做了严格规定。
4)注意监察权力与行政权的联系,使行政受制于监察,监察不脱离行政。
5)加强对监察机构自身的制约。
第三节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
1)权力机关监督:
内容: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形式:会议监督和日常监督。
2)执政党的监督:
内容: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级行政组织加以实施。
形式: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表现:1))依照职权,对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活动予以监督,其目的在于保证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依法办事,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2))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或利用职权犯罪的案件行使检察权。
4)人民政协的监督:
内容:工作监督。
5)公民监督:
6)新闻舆论监督:
特点: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
形式:新闻媒介的报道、揭露、曝光、评论。
作用:促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从而有效地监督并制约行政权力,防止其滥用和误用。
2、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1)一般监督: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
2)行政监察:
设置:国家监察部、监察部派出机构、地方行政监察机关。
职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行政处分权
3)审计监督:
职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通报权、处理权。
第四节我国行政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1、我国行政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的表现:
1)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
2)民主党派的行政监督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3)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小。
2、加强我国行政监督的途径:
1)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加强机构建设,增设、充实高能高效的专司法律监督的专门委员会。
2))完善法律,明确职权。
3))完善监督程序。
4))明确人大代表的任职资格及履行行政监督的法律职责,提高人民代表履行行政监督的自觉性,保证监督实效。
2)充分发挥执政党监督的作用:
1))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2))党应当依据法律实施监督。
3)提高公民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4)强化政府机关内部监督:
5)提高各级行政监察人员的权力:
6)加强舆论监督。
第十三章财务行政
第一节财务行政的含义、职能
1、财务行政:指国家的各级财务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遵循经济及财务管理规律,对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程实施管理的活动。
1)财务行政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政府和政府有关机构。
2)财务行政的客体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
3)财务行政的目的是提高财务资源的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基本职能:1)配置资源职能:2)公平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职能:
第二节国家预算
1、国家预算:称财政预算,是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的需要所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承认并得到批准的某一年度内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2、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2)调节控制作用:3)反映和监督作用:
3、地方预算编制的要求:1)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在预算编制中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财政政策,按照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规定,处理好各级预算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地方与中央预算的关系。
2)坚持地方预算收支平衡。
第三节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形式:1)税收收入2)债务收入3)企业收入4)其他收入。
2、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3、税收制度的意义:1)是维护国家权益的
第一节信息与行政信息
1、信息: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变化及其特征的反映,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表征。
特征:1)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性。
2)信息的广泛性。
3)信息的可转换性。
4)信息的可传递性。
5)信息的时效性。
6)信息的共享性。
作用:1)信息是社会系统进行有组织活动的纽带(或粘合剂)。
2)信息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
1))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2))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信息。
3))信息产业与物质产业一样是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3)信息是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2、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与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
1)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的客观描述。
2)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
3)行政信息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和规律的真实反映。
3、行政信息的基本特征:
1)行政信息的权威性:1))行政信息是由法定的作者形成的。
2))行政信息内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3))行政信息流通传递渠道的正规性。
2)行政信息的实效性:1))行政信息记述内容的实效性。
2))传递过程的时效性。
第二节行政信息系统
1、行政信息系统:是由信息点、信息工作队伍、信息工作机构、信息传输手段、信息工作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信息收集、加工、存贮、传递功能的有机整体。
2、构成要素:1)信息点:分为基本信息点和特殊信息点。
确定特殊信息点,要求:要有代表性、要突出重点、要突出一个新字、要考虑全面性。
2)信息工作机构:
3)信息工作队伍:
4)传输手段:
5)工作制度:
3、基本特征:层次性、严密性、独立性、整体性、技术性。
4、基本功能:开发功能、处理功能、反馈功能、传输功能。
5、作用:1)行政信息系统是行政信息源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
2)建立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行政信息的加工处理效率。
3)政府信息网络化对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6、政府信息网络化应注意:1)信息的开放、开发和政府信息安全保护问题。
2)信息的开放与文化保护问题。
3)政府信息网络化与信息利用的“全民性”问题。
第三节行政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行政信息加工处理的要求:全面、准确、及时。
2、程序:1)信息的收集:
要求:1))信息收集范围要广、内容要全面。
2))收集信息要有敏锐性,要能够及时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苗头性和倾向性的信息。
3))收集的信息要具有新颖性。
方法:1))直接收集2))间接收集。
应注意:1))培养政策的敏锐性和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
2))注意围绕一定时期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部门的主要任务来有重点的收集信息。
3))根据领导的决策和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
2)信息的筛选和鉴别:
要求:真实、适用、简明。
行政信息鉴别的方法: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
3)信息分类:
4)信息的编辑加工:
要求:真实准确、适用对路、审慎负责。
方法:比较法、概括法、提炼法。
5)行政信息的传递:
特点:层次性、针对性、相对的封闭和一定的保密性。
要求:1))建立清晰明确的传递通道。
2))选择合适的传递方式。
3))采用快捷和高效的传递设备,提高行政信息的传递效率。
6)行政信息的反馈:
第十二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行政监督及其作用
1、行政监督: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察。
特点: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2、行政监督的作用:1)对于行政系统的作用:可以减少行政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违法现象,有助于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2)对于社会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历史上的行政监督制度与理论
1、我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有五个特点:
1)官吏监察问题受到各朝各代的普遍重视,监察制度与考核制度相配合,构成了较完整的官吏管理制度。
2)讲求监察机构设置技术,赋予监察机构以特殊地位和权力。
3)注重监察官员的任职条件和程序,一些朝代对此做了严格规定。
4)注意监察权力与行政权的联系,使行政受制于监察,监察不脱离行政。
5)加强对监察机构自身的制约。
第三节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
1)权力机关监督:
内容: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形式:会议监督和日常监督。
2)执政党的监督:
内容: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级行政组织加以实施。
形式: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表现:1))依照职权,对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活动予以监督,其目的在于保证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依法办事,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2))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或利用职权犯罪的案件行使检察权。
4)人民政协的监督:
内容:工作监督。
5)公民监督:
6)新闻舆论监督:
特点: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
形式:新闻媒介的报道、揭露、曝光、评论。
作用:促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从而有效地监督并制约行政权力,防止其滥用和误用。
2、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
1)一般监督: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
2)行政监察:
设置:国家监察部、监察部派出机构、地方行政监察机关。
职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行政处分权
3)审计监督:
职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通报权、处理权。
第四节我国行政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1、我国行政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的表现:
1)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
2)民主党派的行政监督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3)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小。
2、加强我国行政监督的途径:
1)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加强机构建设,增设、充实高能高效的专司法律监督的专门委员会。
2))完善法律,明确职权。
3))完善监督程序。
4))明确人大代表的任职资格及履行行政监督的法律职责,提高人民代表履行行政监督的自觉性,保证监督实效。
2)充分发挥执政党监督的作用:
1))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2))党应当依据法律实施监督。
3)提高公民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4)强化政府机关内部监督:
5)提高各级行政监察人员的权力:
6)加强舆论监督。
第十三章财务行政
第一节财务行政的含义、职能
1、财务行政:指国家的各级财务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遵循经济及财务管理规律,对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程实施管理的活动。
1)财务行政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政府和政府有关机构。
2)财务行政的客体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
3)财务行政的目的是提高财务资源的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基本职能:1)配置资源职能:2)公平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职能:
第二节国家预算
1、国家预算:称财政预算,是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的需要所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承认并得到批准的某一年度内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2、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2)调节控制作用:3)反映和监督作用:
3、地方预算编制的要求:1)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在预算编制中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财政政策,按照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规定,处理好各级预算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地方与中央预算的关系。
2)坚持地方预算收支平衡。
第三节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形式:1)税收收入2)债务收入3)企业收入4)其他收入。
2、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3、税收制度的意义:1)是维护国家权益的
结束
本文标签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行政管理学》笔记5" 相关文章推荐
-
232023-03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汇总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汇总
-
232023-03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十章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十章
-
232023-03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九章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九章
-
232023-03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八章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八章
-
232023-03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七章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七章
-
232023-03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六章湖北自考旅游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六章
限时,免费获取学历提升方案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推荐信息
-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 -
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 -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湖北自考动态
自考热门标签
微信公众号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